西藏普蘭縣:一場雪山之巔的愛國教育實踐
清明時節的喜馬拉雅山脈依然銀裝素裹,孔雀河畔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正在上演。西藏普蘭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聯合普蘭縣消防救援大隊,帶領50餘名青少年完成了一場持續8小時的沉浸式愛國教育實踐。

活動以「素手折菊祭英烈」拉開序幕。在移民管理警察鄭江渝的指導下,學生們將白紙化作千朵菊花,摺疊間聆聽跨越半世紀的界樁守護故事。消防員同步展示搶險救援裝備,通過液壓剪破拆演示,讓「生命之上」理念在金屬碰撞聲中具象化。

當隊伍捧著菊花走向烈士陵園時,碑文上定格的生命刻度引發強烈共鳴。初二學生旦增指著碑文喃喃自語:「他只比我大五歲。」身旁的移民管理警察回應道:「他們用忠誠與奉獻,在人民心中豎起了一道永恒的豐碑。要好好學習,要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中國和尼泊爾9號界樁前,海拔3700米的寒風裹挾著硃砂氣息。在移民管理警察示範下,孩子們屏息凝神描摹「中國」二字,學生次仁頓珠落下最後一筆時,界樁在高原強光下泛起紅光。他喃喃道:「我聽見心跳聲和孔雀河的奔湧合拍了!」新描的鮮紅界樁與遠處雪山脊線連成壯闊畫卷,恰似永不褪色的精神血脈。


當《我和我的祖國》旋律穿透雪山峽穀,五星紅旗在國門前獵獵飛揚。活動雖已落幕,但界樁上未乾的硃砂、陵園里搖曳的白菊,仍在講述著「雙藍」守護者與青少年之間這場關於傳承的「雙向奔赴」。(通訊員: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