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脖子」、打壓遏製只會倒逼中國加快實現重點領域核心技術突破

當前我國經濟企穩向好,應對美關稅衝擊有底氣、有信心。2017年美國挑起對華貿易戰以來,無論美國怎麼打、怎麼壓,我們始終保持發展和進步,展現了「越壓越強」的韌性,這成為我們應對外部衝擊的最大底氣。經濟循環不斷改善。近年來我們持續優化供給、改善需求,暢通國內經濟循環,經濟內生動力明顯增強。尤其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後,隨著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實,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今年前兩個月,投資、消費等國內需求增長好於預期,出口初步經受住了考驗,製造業和服務業PMI持續回升,一季度有望實現5%以上的增長。科技賦能持續發力。我們抓住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最重要的供給,堅持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領域多點突破,展現了中國科技創新的巨大活力。「卡脖子」、打壓遏製只會倒逼中國加快實現重點領域核心技術突破。風險緩釋成效明顯。近年來,我們頂住內外壓力,堅持做困難而正確的事,持續化解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風險。目前,三大風險得到有效控制,處於收斂狀態。房地產市場交易和社會信心出現積極變化,一線城市回暖態勢比較明顯。各方預期不斷改善。我國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咬定目標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政策連續性,為企業提供了長期穩定預期。今年以來,海內外對我國經濟前景的看法明顯改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以及很多華爾街金融機構紛紛上調對我國經濟增長的預測,看好中國資本市場,並將中國的「確定性」視為對衝美方「不確定性」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