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藍觀察丨面對特朗普升級「關稅戰」 浙江外貿企業怎麼做?
近日,美國宣佈「對等關稅」政策,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最低10%的關稅,部分國家稅率高達49%,挑起全球範圍貿易戰,引發國際社會強烈反應。其中,對中國大陸徵收的關稅稅率為34%。
面對美國的關稅施壓,浙江各地的外貿企業又該如何應對?
借助品牌出海 義烏企業開拓非美國市場
借助品牌出海,來開拓非美市場,以應對美國持續加稅,正在成為義烏不少商戶和企業的共識。這兩天,浙江顏雪化妝品有限公司的外貿主管艾小樂,正在打包去歐洲參展的行李。

「今年我們大概帶了10個箱子的樣品,比去年多了30%左右。」艾小樂對記者說道:「我們做了充足的準備,努力去開拓歐洲市場。」
據悉,浙江顏雪化妝品有限公司是義烏一家專業生產美容類化妝品企業,大約一半的產品都出口美國。然而,今年以來美國持續加征關稅,給企業經營帶來了巨大壓力。本次所謂的「對等關稅」,更是讓該企業出口美國的產品,關稅稅率已經達到了79%,面對如此離譜的稅率,也企業加快實施了通過品牌出海來開拓非美市場的計劃。

「我們今年品牌出海的重點是在南美市場。」浙江顏雪化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支建娟表示:「我們目前有十幾個代理商,今年打算在南美市場建立更多分銷系統。」

無獨有偶,浙江蒂彩工藝品股份有限公司同樣採取了開拓非美市場的戰略,董事長鍾玉龍說:「我們又增加了兩個外貿部,去拓展除美國以外的全球市場。」他認為,要開拓全球市場,最關鍵的是以品牌為支撐,只有品牌,才能讓企業具有議價權,進而更好地面對各種挑戰。
穩住老客戶 吸引新客戶
國內國外「兩條腿走路」
在武義縣的浙江鉑動工貿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加緊趕製一批即將發往美國的價值40萬美元的汽車輪轂訂單。面對此次加征關稅,負責人坦言,這對企業外貿來說將是一個不小挑戰。

「做一些輕量化的成本降低,這樣對於美國市場而言我們還具有一定競爭力。」浙江鉑動工貿有限公司汽輪技術部部長紀剛說道。在產品方面,鉑動組建了自己的專業研發團隊,每年投入一千多萬元用於產品升級、開發。針對美國市場,今年,研發團隊將以輕量化為主要方向,在輪轂結構、製造工藝等方面進行優化升級,持續推出新產品,以穩住老客戶、吸引新客戶。

除了穩住美國市場外,企業還在積極開拓「非美」海外市場。在注意到非洲電單車市場的火熱後,企業在非洲坦桑尼亞投資開辦輪轂製造廠,生銷售均本土化,產品研發、質量把控則由中國總部負責,2024年實現產值約3000萬元。
「我們國內的企業,不能過分依賴美國市場,市場的多元化很重要。」顏勝元說:「我們今年其實很早就已經開始規劃,如何再開拓其他的市場,包括歐洲市場、中東市場、東南亞市場等等。」

面對不斷變化的貿易形勢和逐漸抬高的貿易壁壘,顏勝元認為,做好國內市場也顯得尤其重要。去年開始,鉑動還陸續在全國各省佈局了100多個新的經銷點,進一步優化銷售網。未來,企業將逐步增大內銷佔比,實現內銷、外銷「兩條腿走路」,讓發展更平穩。
他說:「我自己預計的話,未來我們國內市場的整體佔比要超過50%以上。內銷市場和外銷市場兩條腿走路,企業的發展會更加平穩。」
整體來看,針對美國本次濫施關稅的行為,浙江各地企業採取了多元市場開拓、產品技術創新等方法來應對危機,將銷售觸角伸向全球各個地區。面對仍在增長的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浙江外貿企業正在積極來找尋生存與發展之路。
(本文部分綜合: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