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幹開新局 聚力促發展丨水利工程激活「桂中糧倉」

4月7日,在來賓市興賓區鳳凰鎮羅塘村,千畝良田生機勃勃。看著田里種植的稻種已鑽出嫩芽,廣西來賓田鑫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莊有壽難掩喜悅:「這抹新綠,是桂中治旱樂灘灌區工程帶來的結果!」

去年下半年以來,來賓市遭遇持續乾旱,導致今年春耕用水告急。然而,在羅塘村耕地提質改造項目現場,2台抽水泵正將桂中治旱北干渠的水流輸送至田間。記者看到,新修的毛渠如銀龍遊走,乾涸的泥地地洇出片片水痕,無人機播撒的稻種已探出嫩綠的尖尖……
據瞭解,這塊約1200畝的土地,半年前還是溝壑縱橫的泥地坡地,如今已被平整為棋盤般的上百個標準化田塊。此時,耙地機正在一些田塊中來回穿梭,啃碎最後的土坷垃。
項目建設方——廣西來賓金瑞土地整治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覃喜陽拿出手機,指著改造前的照片介紹:「這裏原屬於低丘緩坡地,地塊之間局部起伏,農機無法作業,加上缺乏灌溉與排水等水利設施。以往,遇上這樣的旱情,只能眼睜睜看著絕收。」
去年年中,在桂中治旱樂灘灌區工程實現穩定供水的背景下,金瑞公司決定投資4000餘萬元啟動提質改造項目。今年春節前完成了項目基礎設施的建設。隨後,田鑫公司承包了種植環節,開始第一年的土地耕種。莊有壽說:「頭兩年保本,第3年畝產就能破千元。等土地肥力上來,冬閑時還能種馬鈴薯,這地就算活過來了。」
在30公里之外,桂中治旱樂灘灌區工程運營單位——桂中治旱樂灘建管局的中央控制室,大屏上的「藍色動脈」蜿蜒流淌,見證著治旱工程的磅礴脈動。局長羅勝奇介紹,目前,該工程總長594公里的渠系已覆蓋忻城縣、合山市、興賓區,11個泵站聯調聯控,保障清泉源源不絕地滋潤大地。自1月10日恢復渠道通水以來,工程已累計供水約1.5億立方米,預計今年灌區內可實現灌溉面積125萬畝,為農民增收蓄勢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