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2025上合組織峰會添「津」彩!(環球熱點)

天津自貿試驗區東疆片區位於天津港東北部,交通便利,具有港城一體口岸優勢。圖為東疆片區一景。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攝天津自貿試驗區東疆片區位於天津港東北部,交通便利,具有港城一體口岸優勢。圖為東疆片區一景。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攝
演員在天津2025年京津冀華服戲劇文化節上展示華服。新華社記者 李 然攝演員在天津2025年京津冀華服戲劇文化節上展示華服。新華社記者 李 然攝
遊客在天津市第三屆五大道海棠花節上著傳統服飾留影。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攝遊客在天津市第三屆五大道海棠花節上著傳統服飾留影。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攝

今年是上海合作組織的「中國年」,中國作為輪值主席國,正在秉持「弘揚上海精神:上合組織在行動」的理念,在政治、安全、經濟、人文等領域開展100多項活動。

2025年上合組織峰會將於秋天在天津舉辦,屆時上合國家領導人將齊聚海河之濱,凝聚合作共識。2025上合組織峰會籌備進展如何?今年峰會籌備工作有哪些亮點與特色?記者採訪了峰會籌備工作天津市有關部門負責人。

「精」細高效,軟硬件服務升級

海河畔,緊鄰天津市著名景點解放橋的天津站前廣場,遊人如織,裝點這份海河風光的還有一圈黃色施工圍欄。隨著2025上合組織峰會官宣天津,天津市區多處市容工程啟動,扮靚市容喜迎盛會。

天津是中國的重要開放門戶。如今,現代化的交通網絡在天津四通八達,濱海國際機場航線通達全球,依海河而興的城市佈局獨具特色。以2025上合組織峰會為契機,天津再度開啟城市軟硬件服務升級,在城市更新中融入「繡花功夫」,積極提升城市的「國際範兒」。

最近,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以下簡稱「天津市外辦」)正組織翻譯專題培訓,依託南開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組建了一支包含英語、俄語、阿拉伯語在內15個語種320餘人的翻譯隊伍,為峰會提供語言服務。「除了高校,我們還在全國範圍內邀請了業內專家,共同組成天津國際語言環境建設的專家團隊。」天津市外辦主任欒建章向記者介紹。在2025上合組織峰會籌備過程中,天津市外辦承擔著外賓接待、禮賓和翻譯等重要職責。

「除了翻譯,外事接待過程中尊重禮儀風俗、做好外事服務也很重要,我們要讓上合大家庭的‘家人’們賓至如歸。」欒建章說,自去年12月國際語言環境建設啟動以來,天津市外辦發動專家和誌願者,蒐集重點酒店、交通樞紐、街道、景點等公共場所的標識詞條,目前已經積累了數千條,後續將進行逐一校審優化。「我們希望對外展示開放包容和國際化、現代化的天津形象,為上合峰會貢獻更加精細、更高質量的國際化配套服務。」欒建章表示,規範公共場合的語言標識、提供國際社區服務、開展跨文化培訓等一系列工作正在陸續推進。

「進」取務實,推動合作成果落地

近日,來自上合組織各國政府及企業的近400名代表齊聚天津市濱海新區,參加上合組織峰會在津首場配套活動——「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可持續發展投資促進活動」。該活動以「上海精神」為指引,將圍繞「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年」這一主題,在全球發展倡議八大重點領域推動一系列合作與行動。一批來自上合組織國家的重點機構和企業,帶來了其所在國家和行業可持續發展規劃、機遇及合作項目,吸引資金、技術、人才和企業參與所在國的可持續發展和轉型進程。

「系列活動將以可持續發展領域投資合作項目推介對接為抓手,務實推動上合組織國家在新能源、礦山、交通基礎設施、節能環保、產業園區等重點領域的投資合作。」活動相關組織方介紹,涉及新能源、軌道交通、石化等多個領域的十餘個上合組織國家合作項目將在首場活動上籤約。

欒建章認為,「務實」是2025上合組織峰會籌備過程中的重要關鍵詞。「上合組織峰會是深化上合國家務實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們希望通過辦‘務實’的峰會,促成更加‘務實’的合作,也為天津帶來實實在在的發展利好。」欒建章說。

作為中國首批對外開放沿海港口城市,天津近年來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不斷加強與上合組織有關國家的各領域務實合作。

2016年以來,天津已在亞非歐23個國家建成24個魯班工坊,與世界分享職業教育經驗,其中就包括哈薩克史丹、塔吉克史丹、烏茲別克史丹、俄羅斯、巴基史丹、印度、柬埔寨、埃及等上合國家的10個魯班工坊;2024年,天津市與上合組織成員國進出口473.9億元,較2023年增長15.6%,一家天津的企業負責人表示,「今年來自上合組織國家的訂單已經排到了9月份」;2018年至2024年,上合組織國家在津累計實際投資1.3681億美元,新設企業達213家;天津還在上合組織國家中建立友城20對,覆蓋11個國家,雙方互訪熱絡,合作成果豐碩。

「我們希望借峰會推動一系列合作協議落地,把天津獨特發展優勢同與會各國優質資源緊密結合,收穫更多合作成果。」欒建章說。

「津」味十足,全民參與

4月3日,天津市海棠花節暨第三屆五大道海棠花節在天津民園廣場啟幕,融合「津味兒」與「國際範兒」的活動現場,成為清明假期人氣爆棚的打卡地。這是天津在籌備2025上合組織峰會過程中做好文旅服務和城市文化內涵挖掘的一個縮影。

泥人張彩塑、楊柳青木版年畫、風箏魏風箏、琉璃燒製技藝、太平葫蘆烙畫……在「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可持續發展投資促進活動」舉辦地周邊,主辦方設置了天津特色十足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展示區。

「我們將按照突出‘上海精神’、中國氣派、天津特色的部署要求,做好上合組織峰會籌備各項工作,深入挖掘歷史文化遺產,優化文旅服務,精心組織策劃高水平文博展覽、文藝演出等,讓各方賓朋在‘沉浸式’體驗‘河海津韻’之中,品味城市文化內涵,感知‘中國味、天津味、現代味、國際味’。」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陳冰表示。

在充分展示天津深厚文化底蘊的同時,天津也正號召廣大市民成為2025上合組織峰會籌備工作的參與者。

「上合組織的創始成員國共有多少個?」「目前上合組織有多少個對話夥伴國?」……天津市外辦組織的「上合知多少」知識競賽正在進行,內容涵蓋上合組織歷史、成員國概況及天津與上合合作成果,激發市民對峰會的關注與熱情。不少天津市民參與其中,一名參賽市民坦言:「以前覺得國際會議離生活很遠,現在天津能為世界合作出力,感到特別自豪。」

「我們正在緊鑼密鼓設計城市參訪路線,讓嘉賓在實地參訪中感受上合精神、中國氣派和天津特色,也在與市民的交流中增進情感聯結。」欒建章說,2025上合組織峰會期間,天津將持續策劃多維度人文活動,包括文化展示、非遺體驗、青年與智庫交流等,聯動文旅資源,展現天津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開放基因。

「在天津主辦峰會,必將為上合組織帶來中國式現代化合作的機遇,同時展現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新成就和生機活力。」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劉彬說。(本報記者 王慧瓊)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4月09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