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約1米、僅1.4公斤,北京推新款神器快速吸走楊柳飛絮
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北京4月4日起進入今年楊柳飛絮始發期。在今天(4月9日)的楊柳飛絮治理現場會上,新京報記者看到了北京創新研發的輕便手提式楊柳飛絮吸收機。該吸收機形似吸塵器,長約一米,只有1.4公斤,可將落地的楊柳飛絮快速吸走。另外,北京研發凝絮劑應對楊柳飛絮,已在紅領巾公園等地試用。

輕便手提式楊柳飛絮吸收機可快速吸走落地楊柳絮
楊柳飛絮是楊柳樹種子傳播和繁育後代的一種生理現象,是植物自然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必然結果。在北京全市範圍內,飛絮期一般從4月上旬到5月下旬,持續50天左右。4月上旬,北京地區的毛白楊最先進入飛絮期,柳絮在楊絮飄飛10天左右開始啟動飛舞季。在飛絮期,每天10時至16時為高發時段。
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全市聚焦重點區域和重點時段,採取多種措施開展精準治理,降低飛絮對市民生活的影響,努力實現「有絮不成災、不成害」防治目標。
除了及時、精準的短期應急防治措施,全市將通過源頭控制逐步減少楊柳雌株的數量,長期防治楊柳飛絮。同時加大科技力量攻關,創新研發凝絮劑、輕便手提式楊柳飛絮吸收機等,助力楊柳飛絮防治。
今天上午,楊柳飛絮治理現場會在東城區永定門東濱河路附近舉行,治理新設備——輕便手提式楊柳飛絮吸收機亮相。這款黑色長筒狀的新設備有些像吸塵器,吸頭的另一端有紅色網套,可以儲存吸附的飛絮。設備拿在手裡非常輕便,只有1.4公斤。

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車少臣介紹,輕便手提式楊柳飛絮吸收機是科研人員研發的一種只吸取飛絮而不吸取其他物質的小型機器,具有重量輕、吸取和收集效果好、效率高、使用方便等特點。
他說,目前道路兩側的柳絮採用清掃車噴水方式清理,但居民區和道路角落需要靠人工清掃。由於柳絮比較輕,很難收集,通過控制飛絮吸收機的風量,可以使其將落地的飛絮及時收集,同時節約用水。該設備今年將在公園、綠地和部分居民區示範應用。
據設備研發單位綠友集團工程師張紅介紹,設備售價在五六百元。根據不同場景、不同需求,設備可配置不同重量的鋰電池,也可配備重量6公斤、30個工作小時的背負式鋰電池包。養護工人使用輕便手提式楊柳飛絮吸收機,可快速吸走落地的楊柳絮,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北京研發凝絮劑應對楊柳飛絮,已在紅領巾公園等地試用
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處長薑英淑介紹,目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揭榜掛帥」課題團隊和北京市科技計劃有關團隊,正在研發楊柳飛絮綜合防控關鍵技術、裝備創新和場景式應用。
該研究從不同防治場景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將篩選、繁育出的雄性楊柳樹優良種質資源、創新研發的新型控釋長效飛絮抑製劑和生產工藝體系、樹幹注射與飛絮吸收裝備等多種前沿技術一體式集成進行場景式應用,構建適用於核心區、公園、學校及居民區等人口密集區的,或者適用於交通高流量區及片林的楊柳飛絮綜合防治技術體系。
這種通過跨領域技術集成與場景化部署的技術體系,可以形成覆蓋「源頭控制-過程干預-末端治理」的完整鏈條,並形成標準化流程,為基層在實施楊柳飛絮減量工程或綠地提升改造過程中提供靈活適配的解決方案。
當天,作業人員用高壓水槍衝刷樹冠,與以往不同的是,噴向樹冠的水霧中摻入了新研發的凝絮劑。
據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王豔春介紹,凝絮劑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製備的水溶液,在現場兌水稀釋,再結合高壓水槍、霧炮車甚至無人機可均勻噴灑於樹冠之上,使楊柳絮在樹上黏結、收縮,失去飛行能力,進而減少飛絮危害,起到物理防治效果。
凝絮劑藥效持續期長,基本上能持續十天到半個月,它的原理是物理吸附包裹固定。而且凝絮劑為無毒無害、環境友好型高分子有機物,在後期經過雨水和光照會自然降解。目前,凝絮劑已在紅領巾公園、北小河公園等地進行了實驗,今年準備在副中心、順義、密雲進行大範圍中試。

多方聯動,迎戰飛絮高發期
目前,市園林綠化局與市氣象局、市城管委等12個部門協作,將楊柳飛絮防治與安全生產和防火工作、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林地綠地日常養護工作、病蟲害防治工作等深度結合,堅持「應濕盡濕,應掃盡掃」,高標準開展楊柳飛絮預報和飛絮綜合治理。
今年,市園林綠化局重點做好源頭管控,加快新技術試點應用,及時進行科學評估,構建完善高效便捷的防治技術體系,組織做好林地綠地飛絮防治;市城管委將進一步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力度,組織各區、各環衛專業作業單位開展濕化和清掃專項行動,抑制飛絮二次飄飛;市消防救援總隊將強化火災風險分析研判,及時應急救援,做好防護安全提示,嚴防飛絮引發重大火災。各區政府、各有林單位也將飛絮防治納入城市精細化管理範疇,科學製定實施方案,合理安排防治,確保成效。
北京即將進入第一個飛絮高發期
根據預測預報,北京即將進入第一個飛絮高發期,主要集中在五環內中心城區,飛絮樹種為雌性毛白楊,而近期氣候乾燥,需要嚴防因飛絮引發火災。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提醒市民,飛絮極易引燃,飛絮高發期間,嚴禁戶外用火,嚴禁亂扔菸頭,謹防引燃飛絮引發事故,防火安全,人人有責。
同時,市民在飛絮季節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一次性防塵口罩、墨鏡、防護鏡、紗巾等均可起到有效遮擋飛絮作用,外出後用清水及時清洗面部,用生理鹽水清理鼻腔、口腔;戶外鍛鍊等室外活動儘量選擇在早晨、傍晚或雨後等飛絮較輕的時段;注意關閉紗窗,避免飛絮飛入室內,室內飛絮可用吸塵器及時清理,或噴水濕化後清掃;加大對汽車和精密儀器等設備的檢查,發現飛絮積存要及時清理。
無研究表明飛絮本身會導致過敏,因飛絮表面易吸附花粉、灰塵等過敏原,對於過敏人群來說接觸後可能引發皮膚瘙癢、鼻炎甚至哮喘。因此,建議大家出門做好防護,過敏人群及時服用抗過敏藥物。敏感人群若出現過敏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排查過敏原。春季氣候乾燥,飛絮會引起心情煩躁,注意調整情緒,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態。

防治楊柳飛絮將突出重點區域和時段
今年,北京將突出重點區域防治,重點關注居民區、公園、學校等人流量大、關注度高區域,尤其是長安街沿線,東城、西城、朝陽、海澱、石景山要加大力度清掃、濕化。
突出重點時段防治,強化夜間清掃、上班早高峰前及時對前日積存飛絮進行濕化和清掃;在10-14點果序開裂飛絮高發時段,加大噴水濕化力度;晚高峰前,再次進行濕化和清掃,降低飛絮對市民出行的影響;同時隨時發現飛絮嚴重區域,按照30分鐘反饋的原則,及時開展濕化清掃。
北京還將不斷豐富監測手段、提升監測數據分析能力。利用100處楊柳飛絮專項監測點持續開展楊柳樹雌株果序發育動態變化監測,堅持每日組織園林、氣象專家進行研判,通過園林、氣象等公眾平台及時發佈楊柳飛絮高發期預報,科學指導行業部門及時準確開展防治,提醒市民科學有效防護。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