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時間並不在特朗普一邊

【港媒:#時間並不在特朗普一邊#】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8日刊登該報執行主編周鬆欣題為《在挑起對華貿易戰後,特朗普或許發現時間不在他一邊》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兵貴神速。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的全球貿易戰亦不例外。

特朗普的「解放日」對等關稅是歷史性的。現代史上從未有任何主要經濟體嘗試過如此大膽的做法。但徒有虛名的是,美國的關稅既未帶來解放,也談不上對等。不過,它們的出現原本並不讓人意外。

從特朗普的視角看,這些行動是把美國從衰落懸崖邊緣拉回來的必要手段。

美國國債已飆升至36.22萬億美元,2025年的利息支出預計將突破9520億美元,下一年可能將達到1萬億美元。在不幹預的情況下,10年的淨利息支出可能達到13.8萬億美元,相當於德國、日本、印度、英國經濟規模的總和。

與此同時,美國工業持續萎縮。以造船業為例,中國目前佔據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相比之下,美國份額降至不足1%。

若循常規路徑,這兩個問題均需時日才能解決。然而,儘管特朗普掌控了美國國會和司法體系,而且民主黨也未形成有效反對,但時間對他而言是一種負擔不起的奢侈品。

如果不能取得顯著進展,他目前尚穩固的政治優勢可能就會如櫻花般凋零。隨著中期選舉即將在2026年11月舉行,特朗普需要閃電攻擊,迅速取得成果。

這便是他4月2日發動全球貿易戰的出發點。特朗普意在速戰速決。與所有閃電戰一樣,他的開場攻擊仰仗心理震懾,以逼迫對手就範。速勝對保持形勢和影響後續談判至關重要。

特朗普的如意算盤是那些依賴美國市場的較小經濟體會迅速屈服,從而支持其地位,並強化他針對像中國這樣的大國的談判籌碼。

中國預見到了美國的關稅並立即反製,對進口的美國產品採取對應措施,還把若干美國企業列入懲罰名單。北京的迅速應對錶明其已為鬥爭做好充分準備。

除了精準打擊特朗普的票倉,中國的報復性措施還有另外兩個目的。

首先,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北京正率先表態拒絕忍受美國的經濟脅迫。倘若中國表現出任何猶豫跡象,較小的經濟體可能發生動搖。更為重要的是,此舉向其他可能正在考慮與華盛頓結盟的國家發出警告:與美國聯手打壓中國者將遭遇來自北京的強力反擊。

中國似乎已準備好穩紮穩打。自特朗普第一任期以來,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依賴已經下降。與此同時,隨著巴西和俄羅斯等國家填補空缺,中國已實現進口來源多元化,從而進一步減少了對美國的依賴。

此外,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加強。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可能會發現,至少在不久的將來,取代中國進口產品是一項挑戰。他們可能不得不承擔關稅成本。

在這場速度與韌性的競賽中,時間始終是特朗普最大的敵人。(編譯/曹衛國)#奧迪暫停對美國經銷商交付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