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向前丨淮北相山區:電商「新引擎」激活發展一池水
人民網淮北4月9日電 (呂歡歡、郭昊)為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去年6月,位於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的皖北電商產業園正式開園運營。隨後短短半年,即躋身「省級縣域電商特色產業園區」。
走進相山區皖北電商產業園內,每個工作日都上演著奇妙場景:上午9點,淮北師大實習生正在為蘇太太食品設計黑花生炒貨的短影片腳本;下午3點,設計師通過雲端參與維依紡織的新款服飾打版;深夜11點,丞小鹵的電商團隊仍在複盤短影片直播間數據。

這座佔地6萬平方米的園區,像一塊磁石吸引著30餘家優質電商企業入駐,更值得關注的是其獨特的「三駕馬車」驅動模式。
園區相關負責人郝明溪介紹稱,首先,園區依託省市「三業」「四出」「五融入」戰略要求,2024年1月成立專班赴徐州考察學習,3月啟動項目建設,6月正式開園運營,僅用3個月完成從立項到開園的閃電戰。
之後,園區與中國礦業大學、安徽師範大學、淮北師範大學等12所高校達成人才培育合作協議,打造校外培育基地、電商人才培育基地、人才共育基地的人才矩陣,培養出既懂淮北特產又通直播話術的復合型人才。
另外,園區建設含有鄉村振興館、進出口貿易館,跨境電商產業園、直播電商產業園等載體,還集成跨境電商、直播學院、智能物流的全鏈條服務體系,讓企業「拎包入駐」。
這種模式產生的裂變效應驚人:這座佔地6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園區,已入駐優質電商企業30餘家,培育入規納統企業3家,實現網銷額8000餘萬元,帶動就業300餘人,更創下全省首個電商書畫展的文化跨界紀錄。

當然,產業園運營好不好?入駐企業的話最具說服力。
創立於2015年的滷味品牌——丞小鹵,曾因傳統渠道受阻瀕臨倒閉。入駐電商產業園後,上演了一場漂亮的「絕地反擊」。
「企業原來是一家傳統的食品加工企業,因為市場環境和自身經營問題走向了衰落。」丞小鹵負責人張彬指著現在的加工廠說,他們入駐園區後,通過線上推廣和產品結構調整,成功實現了業務的「起死回生」。
自去年9月份進駐,在不到半年時間內,該企業已成為有18家線下門店開業,簽約門店達50家的連鎖企業,預計年產值將達到1.2億,成為鹵貨市場的領軍企業。

在產業園的另一隅,產業園架起院校與企業的合作橋樑,依託淮北師範大學研發的黑花生高產技術,蘇太太食品有限公司推出多款以黑花生為核心原料的深加工產品,通過直播售賣的方式,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走出去,還要引進來。」淮北市相山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當地將積極探索「文化數字+電商新業態」的融合路徑,著力在發展壯大園區實力、推進文化衍生品走進直播間上下功夫,通過電商產業園區的引領作用聚合電商業態,培育壯大電商主體,加速產品出海、品牌出海、文化出海,做強做大「電商經濟」,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