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川劇《紅漫巴山》成都上演,再現紅色傳奇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攝影報導 實習生 李俊儒

「南江城臨南江邊,一江兩岸山連綿。峰奇古幽鍾靈秀,雲蒸霧繞溪水潺……」4月9日下午,現代川劇《紅漫巴山》在四川省川劇院劇場上演,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兼具思想性與藝術性的視聽盛宴。

演出照演出照

《紅漫巴山》由四川省文聯主席、四川省川劇院院長陳智林擔任藝術總監,四川省戲劇家協會秘書長杜林執導,杜林、曾浩月編劇。該劇以中國工農紅軍在大巴山戰鬥期間的真實故事為藍本,通過「序」「重振」「定計」「施計」「辯勢」等九幕,生動展現了巴中南江巴山遊擊隊的英勇事蹟。

在舞台上,梅花獎得主張燕攜手青年演員楊坤昊、尹蓮蓮、萬多等,憑藉精湛的演技塑造出一個個鮮活的舞台形象,贏得了觀眾的好評。劇中男主角的扮演者楊坤昊坦言:「我們與那個時代相隔甚遠,但對演員而言,深入瞭解歷史是塑造角色的前提。只有心懷敬畏,才能讓角色躍然台上。」

楊坤昊楊坤昊

張燕也表示,在參與《紅漫巴山》的過程中,她感受到了演出的神聖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在舞台上還原巴山遊擊隊那段烽火歲月,讓我們感受到了先烈們的革命精神和獻身精神,向他們致以深深的敬意。」

演出照演出照

「守正創新」是導演杜林的創作理念:「一方面傳承革命精神,另一方面展現川劇藝術魅力,力求在思想、情節與人物塑造上給觀眾帶來深刻觸動。」他希望能為觀眾帶來深刻觸動,也期待《紅漫巴山》能讓傳統戲曲走進更多觀眾,尤其是青年觀眾的心中。

演出照演出照

演出結束後的觀演座談會上,與會嘉賓圍繞作品立意、內容創作、舞台呈現、演員表現等方面各抒己見,為《紅漫巴山》的進一步優化提升建言獻策。

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該劇藝術總監、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陳智林透露,為傳承與弘揚紅色精神,現代川劇《紅漫巴山》後續將在各地展開巡演。他也尤為關注青年演員在這部劇目中的成長與收穫,「舞台是青年演員最好的成長課堂,每一次登上舞台,都是一次磨礪與進步的契機。」

而演繹紅色題材的劇目,更是有著特殊意義——在採風、排練、演出過程中,一次次深入瞭解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蹟,從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進而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我希望青年演員能通過這部劇找到‘悲壯不悲觀’的人生態度,找回那份堅定的信仰與使命感,也期待《紅漫巴山》能在更多觀眾心中種下紅色的種子,傳遞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