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關稅對美國經濟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
#關稅對美國經濟造成無可挽回傷害#【美媒:關稅對美國經濟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4月10日刊登題為《關稅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的文章,作者是羅熱·卡爾馬。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對全球大規模加征關稅的時代持續了大約13個小時。在債券市場陷入混亂半日後,特朗普宣佈對除中國以外的所有其他國家暫停徵收「對等」關稅90天。這道撤銷令或許避免了全球經濟危機,但就此斷定危機已然結束則是大錯特錯。過去一週突然發生了諸多事情,令人難以招架,使企業癱瘓,使金融市場緊張,削弱了人們對美元的信心,嚇壞了消費者。在已造成的這些傷害中,大部分都不會因為特朗普暫停關稅而被消除。全世界都看清了一些事情,無法再對其視而不見。
持久的傷害已經造成。長期以來,特朗普在關稅政策方面反復無常的做法在企業(在僱用或投資方面遲疑不決)、消費者(不敢花錢)和美聯儲(不願下調利率)中間製造了不確定性。宣佈暫停徵收新關稅90天,此舉對消除這種不確定性沒有多大作用。特朗普已經表明,他願意讓高額關稅生效;暫停徵收新關稅90天,這很可能無法讓企業或市場相信特朗普已經改變想法。
商界領袖和投資者每天醒來都會猜測,外國領導人的隨口評論或霍斯新聞頻道的某個欄目是否會促使特朗普宣佈又一次的政策逆轉。他們將接受這樣一種前景,即在3個月的暫停期結束後,世界將再次經歷這一切。鑒於這種程度的不可預測性,製造商怎麼能決定是否開辦一家新工廠,消費者怎麼能決定是否購買大件商品,僱主怎麼能決定是否擴充員工隊伍,投資者怎麼能決定投資哪家公司?如果美聯儲不清楚新的通脹衝擊是否迫在眉睫,那麼什麼能迫使其下調利率呢?
或許更令人擔憂的是對債券市場的潛在影響。人們所感知的美國國債的安全性源於這樣一種假設,即美國政府永遠願意且有能力償還其債務。但是,如果總統準備憑一己之力任經濟變糟以實現不連貫的目標,而且對其行為所造成的後果毫不在意,那麼,到了緊要關頭,還能夠信任他嗎?還能相信他會向債券持有人償債嗎?曾在財政部擔任負責經濟政策的助理部長艾力·範諾斯特蘭說:「這就像潮水退去,然後所有人都意識到其他人在裸泳。投資者很可能會從這一切中得出以下結論,即美國國債不是他們曾經認為的避風港。」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一個結果將是利率會持續上調,因為投資者將要求政府提供更高回報,以換取他們持有政府債券。更高的利率對消費者而言將使房產變得不再負擔得起,對企業而言將使投資變得不再那麼可行,對聯邦政府而言將使預算赤字的成本變得更高。這還將使債券市場對衝擊更加敏感,容易出現劇烈波動,使未來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加大。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甚至可能導致世界上其他國家尋求美元替代品,讓其取代美元成為世界儲備貨幣。這會破壞美國地緣政治和金融實力的一項支柱。
特朗普的辯護者們讚揚其最後一刻暫停新關稅的舉動,稱這出色地展示了其經濟手腕。這些辯護者會提醒大家說,結果好,就一切都好。問題是這件事並沒有好的結果。事實上,這件事甚至還沒有結束。(編譯/胡婧)#升至125%後為何中國不陪了# #特朗普遭死亡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