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寧洱:「金果果」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春耕春播時節,雲南省寧洱縣山區的群眾正在忙碌採摘熱情果和人參果,這些銷往大城市的「金果果」,成為群眾增收的「致富果」。
在同心鎮那猛猛村,每隔半個月,收購商都會準時來到村中固定收購點,等待村民交售熱情果。隨著滿載果實的車輛陸續抵達,驗果、稱重、分揀、裝箱一氣嗬成,現場結算的現金讓村民喜笑顏開。

「我家種了4畝,這是第二次摘果,賣了3000多元,上一次賣了2000多元,全部摘完預計能收入一萬五六千元。」村民王文學是村里首批種植戶之一,他的成功帶動了更多村民加入。
熱情果全名哥倫比亞熱情果,屬西番蓮科,與常見百香果同科屬,但其口感純甜,老少皆宜。因種植範圍有限且市場需求旺盛,價格常年居高。
「今年統貨價格穩定在每公斤30元左右,與去年同期持平,預計收購將持續到4月底,總量約300噸。」收購商李娟娟介紹,這些水果主要發往昆明、廣州、福州等城市。

自2023年引進熱情果種植以來,那猛猛村海拔約1400米,傳統產業以烤煙、茶葉為主,結構單一。全村已有20戶種植140畝。果實成熟期從去年12月持續至今年4月,填補冬春收入空白。預計今年全村產量超20噸,戶均增收3萬元以上。
「銷路完全不用愁,我們採用訂單農業模式,收購直達村組,當天付款。」村黨總支書記呂家榮表示,未來將加強種植培訓提升品質,並計劃將種植面積從140畝擴至200畝。
自2023年試種成功以來,寧洱縣熱情果種植從1個鄉鎮擴展到7個鄉鎮,總面積達300餘畝,成為山區群眾冬春增加收入的重要來源。

與此同時,梅子鎮民樂村的人參果作為新引進的特色水果,與熱情果同期上市,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我們的人參果糖度達8至10度,單果80克以上的精品果主要銷往北上廣深,很受歡迎。」基地負責人餘永澤介紹。
去年以來,梅子鎮依託氣候優勢瞄準冬春「反季」市場,發展人參果種植380畝,通過「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群眾參與種植、土地流轉和務工。本產季預計產量950餘噸,產值達570萬元。

寧洱縣通過熱情果、人參果等特色產業,打破傳統農業季節限制,形成「四季有產、錯峰增加收入」的新格局。當地政府通過訂單農業保障銷路、技術培訓提升品質、政策扶持擴大規模,讓「金果果」真正成為山區群眾的「致富果」。
「過去冬春只能閑在家裡,現在摘果一天能掙100多元,自家地裡的收入還另算!」村民李大姐邊裝箱邊感慨。隨著產業鏈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農戶嚐到特色農業的甜頭。
眼下,寧洱縣正規劃建設水果加工廠,下一步將通過深加工延長產業鏈,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陶平、高夏龍傑、張芸源、王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