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薩上一次來到中國是2011年6月
【#略薩上一次來到中國是2011年6月#】 #略薩孩子聲明將進行家庭告別# 澎湃新聞記者獲悉,2010年盧保文學獎得主馬利歐·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於當地時間4月13日在秘魯利馬逝世,享年89歲。略薩代表作有《綠房子》《酒吧長談》《公羊的節日》和《世界末日之戰》等。#略薩去世#
略薩是拉美文學大爆炸的代表作家之一,隨著馬爾克斯和略薩的先後去世,也意味著拉美文學大爆炸時代的落幕。
略薩的兒子艾華路·巴爾加斯·略薩在社交媒體X上分享的家庭聲明中表示:「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宣佈,我們的父親馬利歐·巴爾加斯·略薩今天在利馬安詳去世,身邊陪伴著家人。」這位作家的三個孩子補充說,不會舉行公眾儀式,但他們將進行家庭告別。
馬利歐·巴爾加斯·略薩擁有秘魯和西班牙雙重國籍。2010年,略薩獲得盧保文學獎。略薩上一次來到中國是2011年6月,在9天的中國行中有一站是在上海,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和上海戲劇學院,做公開演講和作品朗誦。
2011年的中國行,略薩還特地寫信致中國讀者,在信中他說:「我從來沒想到我寫的故事能到達如此遙遠的地方,亦即從我兒時起似乎就構成我夢境中一部分的國家,也是我心目中非現實景物組成部分的國家,就如同我在曆險故事中讀到的那許多奇異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國家一樣。現在我知道了,中國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非常強大的國家。在她的眾多的人口中,有一些讀者與我共同分享我在我的小說中創作的那個神奇的世界,這對我花費了那麼多時間、付出了那麼多努力寫我的故事和長篇小說,是一種莫大的補償。」關於寫作,略薩在信中也向中國讀者分享了自己的經驗,「我之所以渴望成為作家,其目的向來是為了要把我一生中那些偉大而可愛的朋友讓我感受到的激奮,通過我創作的故事,儘可能多地傳達給讀者;而那些偉大而可愛的朋友本身就是我讀過的最佳作品。文學是一種世界語言。儘管讀者在時代、地點、信仰和語言上千差萬別,但文學在他們中間確立的卻是人類的團結、感情的橋樑、共同的願望和情感的交融,以及相互的聲援。而這一切表明,在全人類的心靈深處,他們之間存在的是親近。此乃我希望我的著作帶給我的中國讀者的信息:友誼、理解和兄弟之情。」關於閱讀,他又在信中說:「從非常年輕的時候起,由於閱讀給予我的極大樂趣,我就渴望成為一個作家。我總是說,我一生中最美妙的事情就是學會了閱讀。因為,由於閱讀,讀者的生活會倍加充實,得到極大的豐富,得到種種沒有讓我們眼花繚亂、進入我們記憶中的小說的幫助絕對不會得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