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南迎來商業體新項目集中入市,「錯位競爭」激活區域消費
海澱大悅城啟幕,超極合生彙東西岸「合體」,ART PARK大融城西岸即將亮相……隨著商業項目不斷「上新」,北京北部區域消費能級不斷被激活。近日,新京報記者瞭解到,北京南城也將迎來商業體新項目集中入市,上德銀泰城、元創大都會等有望今年年內開業。隨著南城新項目啟幕,北京南部區域商業或將改變北京大興薈聚「一家獨大」現狀,多個項目錯位發展、相互補充,北京南城區域消費將有望迎來升級。
大興區多個新項目有望年內亮相
北京南城即將迎來多個商業體新項目。大興區商務局微信公眾號相關信息顯示,元創大都會位於京開高速以東、五環以北,在西紅門鎮佔據著得天獨厚的位置。其總建築面積達14.8萬平方米,其中酒店/公寓面積7.2萬平方米,商業面積3.7萬平方米。

元創大都會項目定位是「以文化和健康為主題的家庭型社區商業中心」,立足周邊1公里生活圈。截至2024年2月,元創大都會已完成全部封頂,招商業態規劃主力店包括品牌院線、精品生鮮超市、美食街區,大健康品牌集合店等。
北京上德銀泰城總建築面積達到15.5萬平方米,其中包括5.6萬平方米的商業空間以及2.3萬平方米的沉浸式花園。項目涵蓋1大超級IP地標、2大藝術裝置、3大景觀地標,計劃引入超120個新興生活方式品牌,引領當下新興的萌寵經濟+戶外運動+日咖夜酒等消費趨勢,以社群營銷+事件營銷的形式實現社交新場景,助力區域生活品質提升。根據上德中心公眾號發佈的信息,上德銀泰城目前招商進度已達到65%。

南城新項目主打「錯位競爭」
位於大興的北京薈聚購物中心一直是北京南城區域消費的「榜首」。根據公開數據,在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北京薈聚以45.65萬人次的客流量和8151萬元的收入領跑全區。
北京大興薈聚2014年開業,不斷在業態方面升級,並持續引入首店。根據大興區商務局公佈的信息,北京薈聚引入了SALOMON、B&C黃油與麵包、失重餐廳等北京南城首店,以及來菜、趁熱集合等北京首店,持續激活消費模式與場景。同時,北京薈聚不斷豐富商戶業態矩陣,近500個國內外品牌包攬衣食住行各方面消費需求。北京薈聚2024財年年度調研報告顯示,北京薈聚訪客滿意度達97%,相較上一財年增長7%。
在今年1月「北京人氣購物中心TOP20」排行中,北京薈聚超越了「霸榜」4個月的朝陽合生彙,排名第一,被稱為「北京南城吸客能力最強大的購物中心」。人氣餐飲費大廚辣椒炒肉相關負責人曾告訴新京報記者,在北京的眾多門店中,其位於薈聚的門店經常佔據客流和排隊等位「榜首」。
有業內人士分析,北京城市尺度大,真正漫無目的的「City walk」發生概率較小。因此,購物中心在北京的冬季和初春都會成為一個比較理想的「目的地」,尤其像北京薈聚這樣業態品牌組合成熟、體量較大、區位條件佳的項目,自然獲得更多人的青睞。隨著新項目入市,北京南城商業競爭愈發激烈的同時,也呈現出各自特點:元創大都會在定位上「圍繞文化和健康主題」,打造「家庭型社區商業,補足區域商業短板,滿足新時期居民購物、休閑社交、文化教育等消費迫切的需求」;北京上德銀泰城則以「公園x藝術x商業」的復合體驗為理念,通過自然場景與商業業態深度融合「重構城市消費新體驗」。
近郊商業「上新」頻次持續提升
RET睿意德發佈的《消費升級趨勢下的新北京商業地產》報告顯示,西南板塊向來是北京商業最薄弱的區域,但隨著多個位於大興的新商業項目集中入市,南部區域商業將得到有效補充。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1月「北京人氣購物中心TOP20」中,有8家位於區域級商圈、12家在城市級商圈,北京薈聚、龍湖北京長楹天街、北京通州萬達廣場、首創龍湖北京麗澤天街等入圍,也展現出當下北京商業格局的特點:購物中心「紮堆」傳統商業區的情況有所變化,尤其是五環外和近郊區的商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商業與居住的融合度提升,商業與人口分佈匹配度有所提高,職住平衡的問題得到改善。
公開數據顯示,在2024年北京新增的商業面積中,五環內商圈新增商業面積約53.1萬平方米,佔新增商業面積的26%,五環外商圈新增商業面積約154.33萬平方米,佔新增商業面積的74%,五環外商圈的新增商業面積已超過了五環內商圈新增商業面積的3倍,主要是因為五環外新增的商業項目多為大體量商業項目。
2022年,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印發《北京市商業消費空間佈局專項規劃(2022年-2035年)》(以下簡稱《專項規劃》),提出將在全市構建「四級兩類多維」的商業消費空間體系,打造「4+29+84+N」的總體空間佈局,到2025年,構建起層次結構清晰、空間佈局高效、功能業態完善、空間品質宜人的商業消費空間體系,到2035年將北京建設成為「中國潮」「國際範」「煙火氣」共融共生的國際消費中心示範城市。
在培育增量方面,按照《專項規劃》引導,新開商業項目供給大幅增加,消費新地標不斷湧現,自2022年以來,新開2萬平方米以上商業設施40餘家,新開商業面積達到450萬平方米以上。新增培育第二三里屯、垡頭中心區、西三旗、檀穀、生命科學園等15個商圈。
整體來看,據公開報導,2025年,北京預計有26個新項目亮相。包括海澱區體量最大的城市更新體「中關村ART PARK大融城」、中海商管目前最高層級的產品「中海大吉巷」、與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一路之隔的超級商業娛樂綜合體「灣里」等,商業總體量將近200萬平方米。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認為,業態結構的生命週期如何與現代消費需求匹配,已經成為當前實體商業面臨的最關鍵問題。當以往零售為主的商業業態開始被休閑、娛樂體驗取代,體驗型項目逐漸開始具備發展空間。
「所以我們看到,一批契合消費者新的生活方式的項目開始湧入。企業抓住消費者生活方式變化的契機,提供體驗型、品質化服務內容,並同時注重性價比,就會有機會取得良好增長。」
新京報記者 王萍
編輯 王琳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