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屆北京科博會下月啟幕,亮點搶先看
第二十七屆北京國際科技博覽會(北京科博會)將於5月8日至11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4月14日,記者從北京市貿促會瞭解到,本屆科博會展覽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設置信息科技、智能製造、醫藥健康、綠色雙碳、數字經濟和區域創新等六大展區,同期還將舉辦2025北京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多場貿易投資促進活動。
目前,5萬平方米展覽已基本招滿,參展企業和機構約800家,省部級以上專精特新和高新技術企業佔比超八成。
今年北京將繼續推出創新醫藥發展新「32條」
本屆科博會突出北京三個萬億級產業集群新優勢,展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應用、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新突破、綠色產業發展新趨勢,吸引更多企業機構來京發展。
醫藥健康是本屆科博會聚焦的前沿領域之一。據瞭解,北京市將醫藥健康產業作為創新發展的「雙發動機」之一,滾動實施了3個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年產業規模達到1.06萬億元,同比增長8.7%。
北京出台了促進創新醫藥發展的「32條」措施等,率先實現了「藥品補充申請審評時限從200天壓縮至60天」「藥品臨床試驗審批從60天壓縮至30天」,臨床試驗的啟動用時壓縮7.7周。實施罕見病藥品的「白名單」制度,建立了臨床急需進口藥械的審批綠色通道,進口貨值超過1500億元,位居全國首位。記者瞭解到,今年還將持續推出新的「32條」改革舉措。
依託「兩區」建設和中關村先行先試的政策,北京推出數據出境綠色通道、建設創新藥械的出海平台,吸引一批外資企業加大在京佈局,去年輝瑞、默沙東、禮來等8家知名藥企在京新設創新主體。
骨科手術機器人操作關節置換手術僅需30分鐘
在本屆科博會上,醫藥健康展區由首農集團、阿斯利康、賽諾菲、長木穀醫療等組成。長木穀是一家基於人工智能及機器人技術提供骨科數字化、智能化、全流程、多病種解決方案的高端創新醫療器械企業,旨在協助骨科疾病的早診早篩,幫助醫生更安全、精準、高效地完成手術,提升診療水平。據長木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科博會上,長木穀搭載了骨科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Joint的全骨科手術機器人將在科博會上正選。
據介紹,傳統的骨科關節置換手術,醫生在術前只能通過二維的X線膠片手動測量、反復比對,而手工量片、二維數字化量片等傳統模式,受X線片放大率以及拍攝時投照角度的影響,得到的信息有限,準確率低;術中整個過程也完全靠手術醫生的經驗來判斷,因此受限於手術操作者的專業水平。長木穀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三維手術模擬軟件,根據患者在手術前做的CT,即可進行個體化、智能化的三維重建,形成人工智能下的骨科手術方案,該創新產品實現了從二維到三維、從手動到智能、從合適到最佳等多個維度的創新突破,通過人工智能創新技術幫助醫生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醫生的學習曲線,實現了高難度手術的三維可視化、安全化、微創化以及精確化,為基層醫療技術提升及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帶來可複製的執行方案。通過該創新技術的應用,將手術時間從原先的2小時縮短到30分鐘,將原先手術後需要一週的住院時間,實現手術後當天可以下地,第二天即可出院。
「天工2.0」人形機器人亮相北京科博會
在本屆北京科博會上,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天工2.0」機器人將亮相。
據北京人形機器人相關負責人介紹,「天工2.0」在國內首次實現了針對複雜地形的自適應行走功能,同時搭載自主研發的雙電池快速換電系統,成功突破帶電設備電池熱插拔換電技術,成為國內首個具備工業級永續作業能力的機器人。此外,通過多工況能耗控制技術,「天工2.0」實現了遠超前代的續航能力,其綜合能效指標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作業性能方面,「天工2.0」具備工業級上肢負載能力,雙臂末端穩態負重更強,動態作業精度可達毫米級。

2024年4月,「天工」人形機器人首次面世。這是一款全尺寸、純電驅的擬人奔跑型機器人,身高163釐米,體重43公斤,採用輕量化設計。與首次亮相的人形機器人相比,2.0版本長個了:身高增至173釐米,體重達到73公斤,尺寸更大,可以滿足跨領域多場景應用需求。
今年2月,「天工」機器人迎來運動能力的重要升級,能夠平穩跨越連續多級樓梯以及高度差達35釐米的台階,做到無磕碰、不踩棱、不踏空。其奔跑速度提升至每小時12公里,且能夠在雪地上進行高速奔跑。同時,還具備更強的抗干擾能力,即使在外力衝擊下也能保持平衡。

3月12日,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在京發佈了全球首個「一腦多能」「一腦多機」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開物」。「慧思開物」能夠實現從任務理解到執行的全流程智能化,具備處理多場景複雜任務的泛化能力,首次實現了單個軟件系統在機械臂、輪式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多構型本體上的兼容,能夠適應多樣化的應用場景和任務,為具身智能機器人提供強大的感知、決策與執行能力。通過語音交互、APP直連等多種方式,用戶能夠與機器人輕鬆交互。
在科博會現場,「天工」機器人可以動作絲滑流暢地在現場演示擬人行走、複雜地形移動等。
科博會上同期舉辦京洽會,展洽結合成為一大亮點
本屆科博會期間,將舉辦未來產業系列推介會、專精特新「京品」出海推介交流會等8場推介活動,其間策劃高端醫療設備和行業發展報告正選儀式等。2025北京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京洽會)、京津冀貿易投資促進協同發展系列活動、北京國際商事法律活動日等也將同期舉辦。
記者瞭解到,今年是京洽會第二次與科博會同期舉辦,「展洽結合」成為一大亮點——既方便參加京洽會的客商實地考察北京的科技實力,也為參展商提供了投資洽談的機會。
本屆京洽會上,北京市貿促會將與格拉斯哥商會、東盟貿促會等境外機構簽署合作協議,同時推動各區及經開區重點項目簽約,涵蓋智能製造、數字經濟等領域;北京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商務局等機構將解讀高精尖產業投資政策,朝陽、昌平等區展示區域發展優勢,沙特、阿聯酋等國推介跨境投資機遇。據瞭解,現場將設立6大展示洽談區,提供雙向投資及出海政策諮詢、海外投資風險評估等全鏈條服務,並通過「一對一」洽談促成企業間務實合作。
此外,本屆科博會上還將舉辦專精特新「京品」出海推介交流會,結合北京市的區位資源稟賦和聚集優勢,宣介北京市專精特新領域的特色產業政策和助企措施,以及針對性的管家式企業服務,通過典型案例分享和重點推介專精特新企業產品,搭建企業與海外市場對接的橋樑,推動優質「京品」走向世界。
京津冀三地擬聯合舉辦京津冀綠色低碳技術典型案例發佈暨推介會,北京節能環保中心、天津市節能環保中心、河北省綠色發展服務中心將首次共同發佈23個京津冀綠色低碳技術典型案例。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張磊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