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澱發現典型清潔指示物種五月四節蜉,為我國新記錄種

新京報訊(記者耿子葉)近期,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公佈,白洋澱發現中國新記錄種——五月四節蜉Baetis majus,這一清潔指示種的出現,豐富了白洋澱生物多樣性,也預示著白洋澱水生態系統持續向好。

五月四節蜉Baetis majus物種圖(A.背面觀;B.腹面觀)。受訪者供圖五月四節蜉Baetis majus物種圖(A.背面觀;B.腹面觀)。受訪者供圖

2024年4月,在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監控中心開展白洋澱及主要入澱河流水生態監測工作中,工作人員在白洋澱鴣丁澱採集到這一珍稀物種的稚蟲。經過形態學專家初步鑒定,並進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精確比對,確認採集到的稚蟲與五月四節蜉模式產地的DNA條形碼序列相似度高達99%,從而證實了這一中國新記錄種的存在。

五月四節蜉是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中典型的清潔指示物種,屬於節肢動物門蜉蝣目四節蜉科四節蜉屬。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監控中心相關負責人祖雅君向記者介紹,水質好不好動物用腳投票,浮遊類生物對環境的要求高,對水環境變化較敏感,可以說是水質的「監測員」,五月四節蜉的出現,反映出白洋澱澱區生態系統越來越優良。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