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專家:亞洲正成為全球化引領力量
【英專家:#亞洲正成為全球化引領力量#】#特朗普關稅戰給美國帶來一場新災難# 法國《快報》週刊網站4月9日刊登題為《「特朗普關稅後,一場新的災難正等待美國」——專訪全球化和發展專家、英國牛津大學教授伊恩·戈爾丁》的報導,記者是托馬·馬勒。文章摘編如下:
記者問:特朗普的大規模關稅意味著全球化的終結嗎?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表示,「全球化已經結束,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伊恩·戈爾丁答:這是錯誤的。我們無疑正在經歷全球化一個階段的結束,並且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如果全球化指的是商品、服務、觀點和人員的跨境流動,那麼這麼說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已經進入全球化的亞洲階段,而大西洋地區正在倒退。在亞洲,貿易流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勁,而且由於美國的撤離,貿易流動將會進一步增加。
當然,這也不是全球化黑暗一面的終結。全球變暖不會因為關稅而減緩。隨著特朗普挑戰管理流行病風險的機構,大流行病的傳播將會增加。衝突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因為保護主義只會加劇國家間的緊張關係。因此,特朗普會加劇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問:作為美國自二戰以來主要優勢之一的軟實力,特朗普在多大程度上削弱了美國的軟實力?
答:特朗普已經在削弱美國的「硬實力」。特朗普上任時,美國經濟是強勁的,但這些關稅是一場災難。美國花了80年時間來建立「軟實力」;現在,摧毀這種「軟實力」花了70天時間。其影響將是長期的,至少在一代人的時間內都有影響,因為建立信任需要很長時間。
今天,貿易協議和自由貿易協定會在一夜之間被撕毀,沒有人再信任美國。一個國家越弱,特朗普徵收的關稅就越高。因此,「全球南方」國家只能與美國保持距離,而這隻會增強中國、印度或俄羅斯的影響力。
問:特朗普是否在給主要對手中國送上禮物?
答:在特朗普懲罰美國經濟的同時,中國將加強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拜登的《芯片與科學法》試圖延緩中國發展,但我們看到了他們在開發電動汽車或人工智能模型上的速度有多快。
歐洲關注大西洋兩岸太多了。但是我們已經看到,美國是一個多麼不可靠的夥伴。同樣明顯的是,全球經濟的未來正在向東轉移。如果其顯現出戰略意義,歐洲將深化與整個亞洲的關係,包括印度、印尼和越南,當然也包括中國。歐洲不能再簡單地追隨美國的腳步。
問:特朗普聲稱,作為關稅帶來的痛苦時刻的回報,他將使美國再工業化。
答:這是一種幻想。首先,再工業化需要很長時間,不可能在一天或一週內完成。建造一座工廠可能需要10年時間,而這些工廠是全球供應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需要投資,而投資往往來自國外。這些工廠不僅服務於美國市場,也服務於全球市場。如果世界其他國家與美國打貿易戰,這給企業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最重要的是,如果工廠搬回美國,它們將不再僱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因工廠搬遷而失去工作的人。現在,一切都是自動化的。製造業的新投資集中在機器上,而不是人。新工廠不會為投票給特朗普的人提供就業機會。工廠可能會在美國重新建立,但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編譯/劉卓) #全球高度關注中國應對美關稅霸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