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三問三河廣告牌禁色令通報:哪些人該為此事負責?商家損失誰來承擔?

【#媒體三問三河廣告牌禁色令通報#:哪些人該為此事負責?商家損失誰來承擔?】​​#三河商家的損失該由誰承擔#4月15日,河北省廊坊市聯合調查組發佈通報,針對三河市 「廣告牌匾禁用紅藍黑底色」 一事展開調查。經初步核實,媒體所曝光的問題基本屬實。目前,三河市委主要負責人已被免職,同時,三河市委、市政府被責令深刻反省,汲取教訓,全力推進整改工作。

這份通報似乎給備受關注的 「禁色令」 事件暫時畫上了句點。然而,諸多關鍵問題仍懸而未決,仍需相關部門給出明確回應。

一、究竟哪些人該為此事負責?

​雖然三河市委主要負責人已被免職,但政策的製定和推行顯然不是一人所為。從提議、決策到具體執行,必然牽扯多個部門及眾多官員。廊坊市聯合調查組表示,後續將依據調查結果,對相關責任人依法依規嚴肅問責。我們期待調查能夠深入細緻,將所有在 「禁色令」 事件中肆意用權的責任人一網打盡,讓權力任性付出應有的代價。

二、商家的損失該由誰來承擔?

​在 「禁色令」 實施期間,大量商家被迫更換招牌,耗費了大量資金。不少商戶的招牌反復整改,甚至陷入 「無牌經營」 的困境,經濟損失與經營阻礙雙重打擊。如今 「禁色令」 已被認定錯誤,商家的這些損失不能無人買單。讓商家自行承擔顯然不合理,動用納稅人的錢賠償也並非良策。誰來承擔這個損失?是否會有一個妥善處理方式?

三、如何整改才能重塑商業信心?

​城市管理工作確實複雜艱難,但這絕不能成為行政亂作為的藉口。城市店招管理應遵循市場規律,尊重商戶權益。後續整改需要廣泛徵求商家、行業協會等各方意見,製定科學合理、合法合規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方案。提升城市形象應著眼於改善環境衛生、完善公共設施等關鍵領域,而不是在店招顏色這類無關緊要的細節上過度插手。只有這樣,才能重新贏得商家對當地營商環境的信任,讓城市商業重現活力。@國是直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