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霸曾霜旖告別金融行業踏上演藝路:望撕掉標籤「每一步都不白走」 | 談藝錄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王一理 實習生 李俊儒

作為曾經的高考佼佼者,曾霜旖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她自幼學習舞蹈,考入到北大後,主修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人這一輩子,至少要有一次主動地去選擇自己的人生。」在曾霜旖看來,她是一個傳統「好學生」和「壞學生」的結合體——有著自己的學習節奏。「我知道得把什麼事情都做好,我才能獲得最大的自由。我可能不寫作業,也可能出去玩。但同時我會保持好成績,這樣媽媽就不會阻止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畢業後,她順理成章地進入金融行業,從事著光鮮亮麗、打車自由的白領工作。
一年後決定轉行,從零開始做一名演員,源於曾霜旖內心從未熄滅的「小火苗」。「我從小就對錶演感興趣,小時候看電視,經常跟媽媽一起模仿劇中的片段。但我家附近只有畫畫、唱歌、彈琴之類的興趣班,沒有學習表演的興趣班,所以我一直也沒機會接觸專業的表演學習。」
2014年,她參演了北京大學與北京電影學院同學共同製作的微電影《頤和園路五號》,在片中飾演芭蕾舞女孩潘妙妙,讓很多觀眾眼前一亮。「當時有個綜藝叫《一年級·大學季》,有機會去上海戲劇學院學習一個學期,我也報名了,一直面試到最後一輪。當時如果選擇去那邊,會面臨延遲畢業。再加上家人反對,我也沒有堅定的決心,最終放棄了。」
2018年底,因為種種原因,曾霜旖經歷了「人生當中最黑暗的時期」,甚至一度覺得人生毫無意義。然而,曲徑通幽處,這也成了她轉行的重要契機。「人在最低谷或者說最黑暗的時候,會聽到自己心裡頭的聲音。那時候我發現我對錶演的小火苗還沒有熄滅。當時我已經23歲了,雖然我覺得女演員的職業生涯沒有上限,但這時入行算是比較晚了,再不轉行就錯過了。」曾霜旖說。

剛入行時,曾霜旖正趕上行業「寒冬」。在競爭激烈的演藝圈,學曆卻成為了新人曾霜旖的第一個阻力。「我身上的‘學霸’標籤,確實帶來了一些關注度,這是讓大家注意到我的一個很好契機。但求職時,其實面臨著很大的阻力。因為很多人對‘學霸’存在刻板印象,會覺得那麼多年都在讀書,沒什麼生活閱曆;或覺得學理科的人太過理性,沒法從事表演等等。這種‘刻板印象’常常導致我連試戲的機會都沒有。」
起初,曾霜旖的大把時間都花在了「說服」工作上,「努力讓他們認可我,給我進入市場的機會。」同時,她選擇與「偏見」博弈,精進表演。比如,她於2023年參加了由吳京和劉天池聯合創辦的動作與表演實戰訓練營,學習武術、馬術等技能。曾霜旖曾在社交平台分享了那段時光:「從不敢撒鞍環的小趴菜,到策馬奔騰的女漢子,用了9天半的時間!」
除此之外,曾霜旖還學習了拳擊、射箭,考取了潛水證、電單車駕照等。「去吃別人不願意吃的苦,才有可能讓自己的競爭力更強一點,這是附加屬性。」
參加《創造營2020》的經歷,也讓她明白:「真實比迎合更重要。」曾霜旖不否認當時以選手身份參加節目,是試圖增加曝光。但節目中的「元氣少女」的人設,讓她有些擔心:「當我抹掉自己的色彩,就變成了透明人。」直到在《舞蹈生》中以一段旗袍當代舞《非花》驚豔全場,曾霜旖開始真正做自己,釋放自己的魅力。
在懸疑劇《獵罪圖鑒2》中,曾霜旖飾演的孕婦「周珊珊」兼具高情商和高智商。她對角色的複雜性和多面性的把握,讓角色更加立體。據悉,為了追求真實感,曾霜旖拒絕替身,親自上陣拍攝劇中被暴打的戲份,其執著和敬業精神,讓劇組工作人員刮目相看。
30歲生日時,一向「遵從內心」的曾霜旖,決定把藝名「李丞汐」改回本名「曾霜旖」。對她而言,以往的學習經歷和習慣變成了表演路上的寶貴經歷。正如她自己所說:「演員李丞汐是來時路,演員曾霜旖一如既往全力以赴,期待在作品中多相見。」

對話:
封面新聞:身邊的朋友知道你要轉行,有什麼看法嗎?
曾霜旖:我們寢室的人特別為我感到高興。大家一直都知道我有這樣的愛好,對這件事是有熱情的。所以當他們得知我要轉行時,都由衷地為我開心,我身邊的同學都是如此。而對於行業內的師兄師姐,我也向他們諮詢了當下行業的情況 。
封面新聞:你覺得自己屬於哪一種類型的演員,或者說給自己的一些定位?
曾霜旖:首先,我顯然不屬於偶像劇演員,這個領域確實不適合我,我參演的現實題材作品更多一點。而且,我所塑造的角色,與大眾對我的既有印象——比如認為我是學霸、很理性、像白領這類定義——毫無關聯。相反,我演了許多性格複雜的角色,比如一些展現極端人性的,或者內心世界極為複雜,甚至帶有一些悲情色彩的角色,這一類角色我演繹得更多。
封面新聞:除了影視作品,其實在一些綜藝里也能看到你的身影。當初參加這些節目,是不是也是為了讓更多人看到你,有助於去接更多的角色?
曾霜旖:是的,因為我早期其實一開始我就是我的性格本身是說我悶頭干自己的事情的一個人。後來發現不能這麼幹,我才開始想著我去參加一些節目,因為我既然有一些特長了,我需要在短期內讓大家能夠快速先看到我,我可能才有機會去演更多的角色。
封面新聞:從旁人眼中的理科學霸,到轉行做演員,從金融行業轉向文藝行業,對於過去走過的路是否會有遺憾?
曾霜旖:我覺得沒有任何遺憾,就是人這一輩子的經歷,沒有哪一步是白走。一切都是會有影響的,而且過往的經歷,包括我在學校的學習,這些給我的更多的是一種思考的方式,或者說做選擇時候的一些判斷方式。
(圖據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