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崀山孵化出中南地區首隻自然繁育第三代國寶級珍禽朱鹮

邵陽日報·雲邵陽客戶端4月14日訊(通訊員 鄢躍斌 趙佳健 伍鍇)近日,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崀山朱鹮管理站飼養員劉敘勇驚喜地發現,位於崀山景區石田村朱鹮野外巢穴中的一隻幼鳥破殼而出。這標誌著我國中南地區首隻自然繁育的第三代朱鹮寶寶已成功孵化,為重建長江中下遊朱鹮種群奠定了重要基礎。

朱鹮屬鹮科,古稱朱鷺,是當今世界最瀕危的鳥類之一,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素有「東方寶石」之稱。民間盛傳,凡是見過這種鳥的人,鴻運當頭,好事連連,人們稱它為「吉祥鳥」,又因終生「一夫一妻」,又稱「愛情鳥」。朱鹮在上世紀80年代幾近滅絕,全球種群只剩7只。隨著一系列保護繁育工作的開展,2023年全球朱鹮數量恢復到10000多隻,但近親繁殖導致朱鹮的野外生存能力下降,在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條件下開展野化放歸實驗尤為重要。
「為提升崀山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重建全球緯度最低的可自我維持的朱鹮野外種群,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於2022年分批引進了24只朱鹮進行野化放歸,截至目前已累計自然繁育幼鳥10只。通過兩年多的監測保護與優化朱鹮野外棲息繁衍生態環境,朱鹮已適應崀山生存環境。」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此次成功孵化的朱鹮寶寶出生在一株視野開闊、枝葉稀疏的高大鬆樹頂端,為朱鹮08G雄鳥和朱鹮19G雌鳥所產。孵蛋和育雛期間,雄鳥、雌鳥分工明確,輪流負責孵化、搭巢和捕食等,工作人員也通過專業設備24小時遠程監測孵化情況和巢穴狀況,並定時拋撒泥鰍補充食物來源,給朱鹮繁殖哺育護航。目前氣溫比較穩定,幼鳥進食主動,狀態良好。
此次朱鹮第三代的第一隻寶寶成功孵化,彰顯了崀山風景名勝區「全民公益性理念」深入人心,為新寧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了一條生態文明、地域文化與景村融合的發展之路。
一審:李九昱
二審:魏謙
三審:曾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