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買可賣、自助回收30分鐘變現,實探智能黃金「ATM機」
近日,黃金價格再度攀升,刷新歷史新高。
不少此前採購了黃金的消費者賣金熱情高漲。除了傳統金店提供回購服務外,在上海普陀區一商場內還提供了一個全新選擇——「黃金ATM」。據介紹,這是一台可購買黃金、自助回收的智能終端,憑藉實時檢測、當場結算等功能。
貝殼財經記者4月14日現場探訪看到,不少市民前來測試、「嚐鮮」,賣金為主。有消費者告訴記者,自己比較相信機器,因為「操作簡單,價格透明。」該設備參照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實時金價,扣除18元/克的服務費,消費者確認訂單後,最快30分鐘即可結算到賬。
服務費18元/克、最快30分鐘打款,無損檢測成亮點
4月14日下午,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上海環球港2樓扶梯旁看到,一台跟娃娃機一般大小的「黃金ATM」格外醒目。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台自助機器可以進行黃金回收與購買,用戶只需將金飾等黃金製品放入指定托盤,系統即可快速檢測並實時顯示預估回購金額。
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在黃金回收價格方面,設備參照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實時金價。例如屏幕上顯示,4月14日16時許的價格為758.43元/克,再乘以重要性,扣除18元/克的服務費後,即為消費者的到手價格,確認訂單後最快30分鐘即可結算到賬。
「黃金進入機器後會進行第一次檢測,這時候價格也會進行鎖定,經過檢測後,機器會向你報價並詢問你是否要賣,還可以後悔選擇退出。」工作人員說,「如果選擇要賣的話,黃金就會被進行第二次熔檢,會破壞黃金,然後大約20分鐘就可以熔金完畢,消費者輸入銀行卡號等信息後,大約30至60分鐘就可以收到賣金的錢款了。」
此外,這台機器還提供免費黃金成色無損檢測的功能,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
貝殼財經記者觀察到,有市民逛商場時順手取下手上的手鐲、耳環等飾品測試,還有市民專程趕來「嚐鮮」。
「我比較相信機器,比傳統金店更省時,還不用討價還價。」正在賣金的消費者張女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檢測時間需要3至5分鐘,比想像中長一點,對於價格還是比較滿意的,家裡放著的老首飾,放著也是放著,還不如‘嚐鮮’來擁抱一下互聯網。」
另一位消費者李女士對貝殼財經記者說,如果買黃金飾品後附近有這種機器,肯定會來體驗檢測流程。「多方比較,圖一個放心。」
不過,現場也有老年人對機器回收表現出了疑慮,「新奇是新奇的,但賣黃金時我還是更信任實體店老牌子。」

「黃金ATM」可買可賣,但回收有要求
貝殼財經記者現場注意到,這台「黃金ATM」不僅是回收終端,還是購買終端。在自助購買區,內置機械臂、高精度傳感器及智能交互系統,提供金豆、金條、金飾及特色黃金盲盒等多樣化選擇,滿足市民即時消費需求。據工作人員介紹,售賣金飾分為一口價和實時金價,飾品等採用一口價,金條採用實時金價。
另據瞭解,這款機器雖然支持黃金、18k金等不同金含量金飾,但並非「來者不拒」,有一定的回收門檻要求。工作人員介紹道,機器可回收重要性50%以上、總重量3克以上的黃金製品。此外,金飾附帶的鑽石、珍珠、貝母等一系列裝飾物料都要自行拆下或者現場拆除,「總之,只要黃金。」工作人員還提醒,和傳統金店回收流程一致,無論何種成色,均須以機器融化後的金重作價格結算。
據天眼查顯示,「黃金ATM」背後運營公司為金雅福集團,其旗下子公司深圳上善智能有限公司是智慧金店的研發製造公司。金雅福集團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深圳鹽田。集團業務涵蓋黃金珠寶的文創研發、智能製造、個性定製、智慧零售、黃金回收、黃金精煉及倉儲物流等多個領域。
在黃金回收市場規範度和安全便利性低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智慧金店此前已進駐多家銀行,同時在各大商場、金雅福門店、寫字樓等均有進駐,覆蓋全國城市達到近50家。據介紹,其黃金回收智能終端通過了GA38《銀行安全防範要求》,即銀行營業場所、自助機等設備所對應的強製性安全評估標準。據瞭解,為確保黃金回收流程更標準、檢測更透明,該機器終端內部置有高清攝像頭,可實時直播檢測過程。
國家理財規劃師王峰雪稱,按已公開的黃金消費量推測,中國民間存金量超1.7萬噸,價值逾10萬億元,覆蓋近3億人群,其中90%購入價低於350元/克,催生年增15%-20%的二手交易市場。但傳統回收行業因檢測不透明、流程混亂、定價不公等痛點,年回收量僅佔存量的2%-3%,數字化技術的出現,將有助於進一步提高該行業滲透率,帶動增量市場。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俞金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