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消博會探「新」:服務消費展現更大潛能
在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的各大展區,服務消費的「立體圖景」撲面而來。圍繞健康、養老、文旅、體育等領域,觀展者能夠近距離體驗「看得見、摸得著」的商旅文體融合消費場景,激發服務消費新潛力。
這些遞進式的「消博變化」,正是五年間展會從「商品展銷」邁向「服務創新」的生動註腳。正如參展商劉曦宇所言:「消博會每個展台,都是一個服務消費的微縮生態模型。」

服務消費是指人們用於支付社會提供的各種文化和生活方面的非商品性服務。今年消博會上,以服務消費為「線」「串」起了銀髮經濟、低空經濟、健康養生、體育賽事等新消費場景。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服務消費保持著較快增長態勢,服務零售同比增長4.9%,旅遊服務、出行服務類零售額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
消博會的「服務基因」,藏在展區的「進化密碼」中。在英國館面積擴容的背後,是從威士忌酒品展示到高端醫療服務體驗、奢侈品定製服務的升級,帶來了「全鏈條服務解決方案」。
傳統產業的「服務化轉身」同樣精彩。北京展區內,一位體驗者手持數字藏品證書,感慨道:「老字號的新服務,讓歷史文化變成了能觸摸、可帶走的生活方式。」

在「浙江精品」歷史經典主題展區,百年老字號胡慶餘堂將傳統中藥與現代生活方式相結合,推出獨具特色的中藥咖啡「開個方子,如意一參」。現場觀眾不僅可以品嚐中西結合的獨特味道,還能體驗專業中醫把脈問診,瞭解中醫文化。
這種將傳統中醫「望聞問切」服務與現代飲品消費結合的模式,正是參展商從「賣產品」到「賣健康服務」轉型的縮影。
「我們推動‘品質標浙江服務’,在檢驗檢測、物流等領域培育服務品牌,2024年發放的‘質量貸’已惠及3000餘家企業。」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質量發展處副處長陳曉丹接受記者現場採訪時表示,政策賦能正在加速產品消費向服務消費的轉型。

面對老齡化浪潮,消博會特設康養服務專區成為人氣焦點:適老化馬桶自動生成健康數據、營養廚房根據數據定製餐食、AI健康管家提供全週期管理方案……
「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常面臨消化和營養問題,政策支持和科研創新正在共同應對這一難題。」在展會上,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辦公室副秘書長、臨床營養學博士許卓表示,我國在健康營養食品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各地正積極進行創新。比如,博鼇樂城開出的首張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處方,就是一個積極的例證。
中福協文化養老分會副會長田娜表示,銀髮經濟正從傳統「養老」轉向「敬老」「備老」來設計產品和供給服務,滿足老年群體的多元化需求。「針對老年人的學習需求,我們可以將書法、八段錦等傳統文化納入課程體系,設計‘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研學體驗,提升服務消費的廣度、深度與溫度。」她說。
在展會上,健康服務領域同樣亮眼。在深睡小屋體驗區,慢波睡眠機靜靜運轉,負責人指著深睡體驗實時腦波檢測屏幕介紹說:「通過荷電粒子波技術,讓載能粒子以特定頻率與大腦慢波共振,對睡眠質量有著積極的影響,在家就能構建‘無藥物干預的睡眠微環境’。」這種智能睡眠解決方案,為「科技與健康服務」相結合提供了新的探索和想像空間。
新興領域的服務創新充滿未來感。一款搭載ESG專項大模型的人形機器人,不僅能解析全球碳關稅政策、ISO14064標準等複雜文件,更可通過企業上傳的能源消耗數據,自動生成包含碳足跡追蹤系統部署方案、碳彙交易路徑規劃的「綠色轉型服務包」。

消博會上,服務消費的「雙向開放」圖景格外動人。消費上的國際合作不再局限於商品貿易,而是深入到供應鏈、價值鏈的深層協作。
正如展館外的海風永不停歇,我國消費升級的浪潮奔湧向前。這或許就是消博會給出的答案:以服務之筆,繪就開放共贏的新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