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靖宇新發現文物117處 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生活

中新網白山4月12日電 (高龍安 李彥國)12日,記者從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獲悉,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中,該縣登記新發現文物117處,新發現率達到115.84%,居吉林省首位。
截至4月7日,靖宇縣普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218處,累計複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數據101處,登記新發現文物117處。其中,古文化遺址57處,古墓葬類6處,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155處。各時期文物遺址的交相輝映,可證明早在4000年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靖宇縣境內就有先民生產生活,依託鬆花江和長白山餘脈,形成了極具地域特色的靖宇文化。
靖宇縣文物管理所所長王正宇介紹,此次,普查隊在三道溝遺址、富陽遺址等處新發現了石球等石器,經考證,這些石器屬於新石器時代。
據悉,靖宇縣不可移動文物數量較多、分佈較廣,且多位於高山密林之中,普查隊克服交通不便、人手不足、氣候條件惡劣等困難,在規定時間內逐地進行田野調查,對不可移動文物進行拍照、定位測量、圖紙繪製、標本採集等工作,同時開展核對公佈文件、文物保護範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劃定等工作,全面掌握文物特徵、保存現狀及周邊環境等有關情況,豐富文物保護單位基礎信息,完成數據上傳任務。
靖宇縣官方表示,將加大線索蒐集力度,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文物線索,從而核查發現更多珍貴不可移動文物,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完成「四普」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