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商旅融合帶動鄉村共富(新時代 新畫卷)

俯瞰寧波國際會議中心。

韓嶺老街夜色。

靈感來自韓嶺村落瓦片的韓嶺美術館。

歌手在陶麓街區「請坐」打卡牆前表演。

陶麓街區人流如織。

城楊村村民在觀看戲曲表演。

利民村的「網紅梨樹」吸引眾多市民遊客前來打卡。本版配圖除署名外,均由東錢湖管委會提供

夕照下,帆板運動員正在訓練。

環境優美的東錢湖沿湖道路與建築。胡學軍攝(人民視覺)環境優美的東錢湖沿湖道路與建築。胡學軍攝(人民視覺)

春和景明,繁花似錦。水面上,飛鳥掠過碧波,帆船如飛魚躍動;水岸邊,跑者、騎行愛好者在綠道上暢快前行;景區街巷,遊客漫步其中,盡享悠閑……這是屬於浙江省寧波市東錢湖旅遊渡假區的春光。

多年來,東錢湖旅遊渡假區「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改善湖泊生態,豐富文旅業態,不斷推進「文化型、生態型的旅遊渡假區」建設。

生態文化資源豐富

水域面積約20平方公里的東錢湖,湖泊容量達5406萬立方米,是浙江省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擁有國家級旅遊渡假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基地等「國字號」招牌。

東錢湖的生態本底雖然優越,但由於湖底淤泥堆積、過度捕撈、廢水直排等問題,東錢湖水質一度僅為總體Ⅳ類、局部Ⅴ類。

2001年,東錢湖管委會成立,拉開了湖泊保護與開發建設的序幕。

「水質是東錢湖的生命,東錢湖一直將生態保護作為旅遊發展的前提。」東錢湖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從清淤退漁、截汙納管、清退高汙染工業企業,到引進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增加水生植物、改善魚類種群結構等方式,東錢湖逐步構建完整健康的水域生態系統。多年來,東錢湖管委會先後投入100多億元資金,將東錢湖的水質提升到總體Ⅲ類、局部Ⅱ類,為東錢湖的文旅發展打下堅實的生態基礎。

生態資源豐富,文化底蘊同樣深厚。

北桑治時期,王安石曾任鄞縣(今寧波)知縣,疏濬東錢湖;南桑治史氏家族更因「一門三宰相,四世兩封王」而名揚四方。此外,氣勢恢宏的南桑治石刻群、歷史悠久的補陀洞天和霞嶼寺、為紀念嶽飛而修建的嶽鄂王廟等古建遺蹟也是東錢湖悠久歷史的見證。

位於東錢湖南岸的韓嶺村,自唐代起已有居民居住。韓嶺村每月均有定期集市,作為連接寧波市區和象山港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水陸轉運中心,在東錢湖畔繪製了一幅「漁歌樵斧聲相參」的浙東水鄉畫卷。

因地製宜打造名片

「始建於唐而成於桑治的東錢湖,是寧波桑治韻文化的集大成之地。」東錢湖旅遊渡假區經濟旅遊與湖區發展局副局長諶利表示,東錢湖要打造世界名湖,成為世界級旅遊渡假區,需要注入更多文化內涵,桑治韻文化的活化運用是東錢湖文旅融合發展的重點。

近年來,東錢湖深挖歷史資源,推出東錢湖名人堂文化IP;通過舉辦桑治韻錢湖文旅生活季、「錢湖春來了」文旅消費季、全域旅遊美食文化節等節事活動,讓千年桑治韻觸手可及。

湖泊休閑,水上項目必不可少。從2011年開始,退休帆船運動員徐波浪來到東錢湖,經營起寧波逸帆航海球會。從最初1個T字形碼頭、3個泊位、1艘帆船,拓展到如今3個碼頭共165個泊位、大小共計88艘帆船的規模,徐波浪和他的帆船球會見證了東錢湖水上運動的興起。

快速發展的關鍵,在於「政府搭台、企業唱戲」。政府出資,完成水質改善和帆船碼頭等基礎設施建設;帆船球會則充分施展自身資源優勢,吸引高端會員,開設體驗項目,推進校企合作,不斷拓展經營模式和受眾範圍。

「現在,球會每年接待上萬名會員和遊客。除了平日的帆船體驗,我們承辦的中國中學生帆船錦標賽等賽事以及培訓活動還能發揮‘體育+旅遊’的聚集效應,為東錢湖帶來不少人氣。過去兩年,我們為周邊酒店帶來超過1200間次的客房需求。」徐波浪告訴記者,目前,東錢湖已落地「中國青少年帆船示範基地」「中國內湖帆船產業實驗基地」2個「國字號」品牌,今年,2025年全國帆船錦標賽等相關賽事也將在此舉辦。

千帆競發,代表的是「舟行」東錢湖。除此之外,東錢湖還打造了「騎行」「車行」「步行」路徑,無論哪種出行方式都可與美景相逢。

將視線移至湖西岸,寧波國際會議中心通過「架廊橋」的建築方案,實現「連青山,觀綠水,望田野」的效果,將中國傳統和江南韻味融入建築之中。投運以來,這裏曾多次承辦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2024聯合國國際採購研討會等文化、商貿、外事交流活動,為東錢湖「會展+旅遊」的發展注入蓬勃動力。

「東錢湖有兩棵‘網紅樹’,一棵在寧波院士中心,一棵在利民村,隨便一拍就很出片!」一到春天,社交媒體平台上,東錢湖的打卡照總離不開那兩棵「網紅樹」。這幾年,隨著「網紅樹」「網紅街區」出圈,東錢湖的熱度越來越高。

寧波院士中心,由寧波師範學院舊址改建而來。截至目前,已有172名兩院院士入駐寧波院士中心。這裏不僅是院士們開展科學研討、項目交流、修養身心的場所,其悠長蜿蜒的空中景觀連廊、富有年代感的紅磚外立面,以及那棵冠大如蓋的樟樹也化身市民和遊客的「必打卡」點位。

要說東錢湖的網紅元素,東京奧運會主場館設計者隈研吾設計的韓嶺美術館、葡萄牙建築大師艾華路·西紮操刀的浙江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東錢湖館區)等現代建築,同樣吸引眾多關注。當現代設計美學與湖山相映,東錢湖的藝術氣質愈加迷人。

鄉村共富活力十足

今年清明節假期,東錢湖旅遊渡假區累計接待旅遊人數近33萬人次,累計旅遊營收3.32億元。微風輕拂下,喝一杯咖啡、逛一條老街、住一晚民宿、品一餐湖鮮,不僅是市民遊客的休閑圖鑒,更是一幅不斷延伸的鄉村共富畫卷。

這幅共富畫卷的起筆,在於對古村落的保護與利用。

從2006年開始謀劃,到2019年正式開放,韓嶺村的改造升級持續了十多年的時間。其中,政府部門負責韓嶺老街、老村的改造,韓嶺水街及村後地塊的利用則由寧波當地的一家民營企業完成。

「開發過程中,不論是修繕還是重建,我們對於建築的處理都非常謹慎。」韓嶺水街相關項目負責人介紹,經過改造升級,水街兩岸共有80多棟房屋煥發新生,「保留村落肌理」是關鍵原則。

改造之後的老街與水街並行互通。居東的水街沿溪而建,彙集精品民宿、餐飲書店、特色商店等業態;居西的老街則以白牆灰瓦、木質門面,保留浙東古村的韻味與靈魂。去年一年,韓嶺村遊客量超220萬人次,每逢節假日,民宿都是滿房狀態。

容貌煥新和業態升級給韓嶺村帶來客流的同時,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增收的機遇。據瞭解,韓嶺水街運營初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50個工作崗位,之後也將會持續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從乘上「藝術鄉建」東風走上致富路的城楊村,到因梨樹和村咖而「吸粉無數」的利民村,再到一開街就火爆出圈的建設村陶麓街區,「村莊與街市共生,村民與遊客共處」的發展模式正在東錢湖畔落地生根。

鄉村活力起來了,創業者自然也來了。

裝修改造自家一個十幾平方米的門店,開出全村第一家咖啡館後,城楊村本地小夥兒楊佳寧在東錢湖邊,用3年時間連開6家店。他說,想以咖啡為載體,把家鄉推薦給更多人。

來自東北的桑治雨烔,曾是一名職業酒店人。從寧波出發環遊全國後,她和伴侶來到東錢湖殷灣村的燈塔旁,打造了一家民宿與咖啡融合的創意店舖。「村民們對民宿生意很包容,對遊客也非常友好,這讓我們更加堅定地選擇紮根東錢湖。改造後的陶麓兼具煙火氣和商業潛力,所以當邂逅‘請坐’打卡牆時,內心的共鳴促使我們果斷租下牆對面的門面,再開一家咖啡館。」桑治雨烔說。

據統計,在東錢湖畔,共有百餘家特色咖啡館。它們以「一咖一景」的模式,盤活閑置農房、院落資源,形成「村咖」特色業態集群。在咖啡館之外,烘焙房、民宿、農家樂、手作工坊、製衣店等各式店舖也進一步豐富了湖區商業生態,為市民遊客提供了多元消費選擇。

「以前大家往城里跑,現在設施改造了,環境變好了,城里人也反向到湖區來休閑消費了。」談起東錢湖的發展,在湖區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人們都說:「幸福感大大提升。」

春風輕拂,湖面上泛起陣陣漣漪。(本報記者 徐嘉偉)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4月16日 第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