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組織能源轉型合作動力足(環球熱點)

近日,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在天津舉辦首場配套活動: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投資促進活動。活動中,上合國家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基礎設施、礦山和石化等重點領域,加大投資合作,共簽約總金額達47.95億元的18個合作項目。
2025年是上合「中國年」,上合國家在能源轉型領域展開務實合作,為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增添新合力。
能源轉型項目集中籤約
「我們正和烏茲別克史丹方面合作,推動更多國產燃油汽車進入中亞市場,還計劃與他們合作銷售國產新能源車。」九洲永華環球供應鏈(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郭丹晶最近收穫頗豐。
在近日舉辦的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產業合作大會上,該公司與烏茲別克史丹、塔吉克史丹、俄羅斯3國企業達成合作,涵蓋新能源汽車、海外倉建設等,簽約近3000台汽車的銷售計劃。此次會議期間,包括埃及200兆瓦變電站、吉爾吉斯史丹600兆瓦太陽能電站等新能源項目在內的多個基礎設施項目集中籤約,上合組織能源轉型合作再添新活力。
作為2025年上合組織峰會的首場配套活動,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投資促進活動吸引來自上合組織各方近400名政商代表齊聚天津,共同探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密碼。活動期間,以「共築綠色絲路,賦能低碳未來」為主題的上合可持續發展產業合作大會能源合作論壇舉辦,來自上合國家的政商界代表圍繞能源合作展開交流。
「我們將與中國發動機制造商進行會談,計劃在土耳其合作組裝生產,未來我們還將與中國企業在風電、太陽能等項目深化合作。」土耳其哈塔特控股公司副總裁麥赫邁特·沙軒說,此類交流活動有助於「把想法變為行動,把潛力變為成果」。
中國—歐亞經濟合作基金首席執行官雷文弢說:「我們正在中亞地區、中東地區積極推進綠色能源項目落地,通過對綠色經濟和綠色能源領域的投資,支持上合國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綠色項目紮根當地
在烏茲別克史丹卡殊卡達里亞州和布哈拉州的沙漠中,來自中國的太陽能光伏板排列有序,在陽光下閃耀。這是由中國能建海外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的烏茲別克史丹1吉瓦光伏項目。
該項目在建設與運營期間,為當地提供約1600個就業崗位;項目正式投入運營後,每年發電量可達24億千瓦時。2024年1月,該項目已實現全容量並網,為烏茲別克史丹的能源結構轉型注入動力。
類似1吉瓦光伏項目的許多綠色能源項目在上合國家落地生根。在巴基史丹,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投資建設的昆哈河蘇吉吉納里水電站不僅為當地帶來清潔能源,也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培養了眾多技術工人。在俄羅斯,中國與俄羅斯合作建設的華電捷寧斯卡婭燃氣蒸汽聯合循環供熱電站項目,每年可發電30.2億千瓦時,提供81.4萬吉卡的年供熱量……
近年來,上合國家在深化油氣開採、管道建設等傳統領域合作的同時,加速在綠色能源領域的合作,重點佈局太陽能、風能、氫能、核能及綠色油氣田項目,中亞地區豐富的水電資源開發也受到關注,推動上合國家能源結構多元化。
共識變成轉型「路線圖」
綠色能源項目、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修復、綠色可持續發展……在2024年7月舉辦的上合綠色發展論壇上,展板上的一幅幅照片,生動呈現著上合國家區域合作賦能綠色發展的成果。
在許多「小而美」的綠色項目背後,是上合成員國在能源轉型領域發展戰略和支持政策的充分對接。
2024年6月,上合組織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至2030年能源合作發展戰略》的能源轉型「路線圖」,旨在為上合成員國在能源領域的互利合作提供指導框架。此外,上合組織建立能源部長會議機制,每年定期召開會議,同時安排各類活動,以規範和促進上合組織框架內的能源領域合作。
2025年,上合組織成立的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小組,為上合組織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合作建立常態化機制。當下,中國與中亞國家在「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年」框架下的技術合作、標準製定及綠色金融創新,促進了上合「朋友圈」內的清潔技術經驗共享。
正如上合組織副秘書長索海爾·汗所說:上海合作組織的生命力在於實踐,投資合作的成功取決於行動,上合組織將把共識變成路線圖、把願景變成現實,譜寫區域經濟合作和可持續發展的新篇章。(本報記者 高祖)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4月16日 第 08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