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老陳撈到「諜魚」,配合國家安全機關將犯罪分子一舉擒獲

新京報訊 據人民日報消息,今天(4月16日),國家安全部公佈一起案例:漁民老陳在一次捕魚作業中,打撈出一個竊密裝置「諜魚」,他果斷返港,並配合國家安全機關將犯罪分子一舉擒獲。

此前,漁民老陳在捕魚作業時,撈到了一個形狀奇怪的裝置,這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想起前幾個月隔壁漁村漁民老楊打撈了一個怪模怪樣的裝置,上交國家安全機關後受到表彰。他立馬警覺起來:這該不會是國家安全機關宣傳的境外投放的大「諜魚」。

老陳當即撥通12339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電話,說明情況並果斷停止作業返航回港。

與此同時,境外某機構收到了水下裝置位置發生嚴重偏移的自動報警。原來,這個裝置果真是某國在我海域投放的新型水下竊密裝置。

老陳這頭剛把裝置撈出海,境外某機構就收到了報警提醒,根據偏移速度和方向測算,境外機構判斷投放的裝置可能被打撈並駛向中國某港口,焦急萬分的境外機構立即指揮其在我國長期潛伏運用人員劉某,火速前往目標港口,打探裝置下落。

劉某,中國人,長期與某國間諜情報機關有聯繫,其實,劉某早已被國家安全機關納入了視線。他的一舉一動皆在國家安全機關的掌控之中。

辦案幹警說:「劉某當時接到指令要求迅速前往某港口,打探某裝置情況,有條件的話重金購買並迅速轉移出境。」

辦案幹警介紹,接到舉報後,他們一方面與漁民保持聯繫,密切關注船隻返回港口的動態,聯合公安、海警和當地政府防線辦等多部門行動,另一方面繼續偵控劉某的行蹤。果然,劉某行動了,殊不知等待他的是另一張「大網」。

隨著漁船駛入港口,老陳撈到「諜魚」的消息在碼頭上傳開,而劉某便混跡在圍觀群眾中。辦案幹警說,「當時‘諜魚’的消息是我們讓人配合向外放出的。」

原來國家安全機關幹警早在近海處,在海警部門的配合下,與老陳完成「無縫」交接。打撈到的水下裝置早已實現安全轉移。

老陳到港後,甲板上蓋著布的裝置早已被替換,劉某偽裝成獵奇收藏者,向老陳開出高價想要重金購買,被老陳拒絕。而劉某的行動都被我國安全機關盡收眼底。

國家安全機關順藤摸瓜,一舉挖出某國在我境內經營多年的間諜關係網,依法開展了打擊處置。老陳因舉報配合有功,得到表彰。

人民日報綜合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

編輯 劉茜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