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實十週年】護黃河安瀾 保長城永固


今年是國家安全法頒佈施行10週年,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到來之際,山西省創新推出「長城黃河國家安全文化帶」主題宣教活動。活動以省內4個長城關隘和3個黃河景區為依託,將全民國家安全教育與地域特色、紅色資源深度融合,串點成線,構建起貫穿三晉大地的「實景國家安全課堂」。通過沉浸式體驗、互動式宣講和跨界融合展示,吸引近10萬遊客及群眾參與,推動國家安全知識「入景、入心、入行」。
4月10日,一支身著紅色馬甲的騎行隊伍,平治在老牛灣景區的生態騎路線上,紅色的隊伍如同一道流動的線條,在剛發芽的綠樹間穿梭,格外引人注目。據介紹,這是今年該景區創新打造的一支「國家安全騎行隊」,在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前,景區聯合偏關縣委,組織騎行愛好者重走沿黃生態騎路線。參與者途經生態安全打卡點,在觀景中學習國家安全法、黃河保護法相關知識。據活動主辦方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自活動開展以來,騎手們累計騎行里程萬餘公里。
「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著大刀長矛,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4月9日,在壺口瀑布奔騰的怒濤中,各界代表、青年學生、文藝團體及遊客,共同唱響了國家安全最強音——《黃河大合唱》,激昂的旋律與咆哮的水聲共鳴,響徹天際,氣勢恢宏。據介紹,本次活動以「黃河大合唱·共築國家安全屏障」為主題。現場除了同唱國家安全經典歌曲外,還穿插了《黃河母親·安全頌》等學生自主撰寫的詩歌朗誦,通過歷史與現代的對話,闡釋生態安全、文化安全與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深遠意義。
在「九曲黃河第一鎮」的磧口古鎮里,古樸的街道兩旁各式店舖鱗次櫛比,青石鋪就的明清老街彷彿向遊客訴說著往日的繁華。4月6日,一場場歌頌晉商精神的歌舞演出,生動追溯了經濟安全、金融安全的歷史淵源。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這裏誕生了許多和國家安全相關的文化作品,我們要充分挖掘這些遺產,以更加鮮活的方式呈現出來,讓越來越多人瞭解總體國家安全觀,維護國家安全。」活動主辦方負責人說,黃河孕育出的家國觀念、商業文明和生態文明,值得每一個炎黃子孫用心守護。
黃河是華夏兒女的根,長城塑造了中華民族的魂。4月8日,在「中華第一關」代縣雁門關的點將台上,一場氣勢磅礴的楊門大鼓表演拉開了國家安全主題展演的帷幕。鼓手們身著傳統服飾,以鏗鏘有力的鼓點演繹《山河無恙》《戍邊魂》等經典曲目。鼓陣變幻間,古代將士守衛邊關的歷史被生動重現。遊客們在欣賞表演的同時,也沉浸式地聆聽了一場國家安全宣教展演,感悟到了中華兒女綿延千年的家國情懷。
「孩子們不僅是國家安全知識的學習者,更是守護鋼鐵長城的後繼人。」參加活動的老師動情地說。4月7日,在娘子關長城烽火台前,一群身繫紅領巾、手持鑼鼓的孩子,生動地演唱著關於國家安全教育的童謠。老師介紹,這首童謠是由三年級師生結合娘子關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國家安全知識集體創作的。當天,學校還組織了主題班會,邀請學生分享感悟,旨在通過「童言童語」推動國家安全教育深入家庭和社會。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80多年前,八路軍戰士在平型關用鋼鐵般的意志,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如今,這種精神已化為愛國主義的豐碑巍然屹立。4月3日,在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廣場上,數千名青年學生發起傳承隱蔽戰線紅色基因簽名活動。大家在百米長的「國家安全·青春挺膺」畫布上籤名宣誓,學生代表領誦《國家安全青春宣言》,國家安全宣講員以「堅定文化自信捍衛國家安全」為題向同學們講授了國家安全課。熱烈的氛圍下,同學們肩扛簽名畫布登上平型關長城。主辦方表示,隱蔽戰線紅色資源與國家安全教育的深度融合,讓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成為國家安全的堅定守護者。
據活動主辦方介紹,4月11日殺虎口也舉辦了相關宣傳活動。越來越多形式多樣、生動鮮活的國家安全宣教活動讓總體國家安全觀「飛」入尋常百姓家。未來,山西省將緊扣黨的二十大關於國家安全的戰略部署,持續深化文旅資源與國家安全宣教融合,將大安全理念深植人心,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打造常態化國家安全宣傳教育陣地,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西篇章夯實安全根基。
本報記者黃川川
(責編:劉_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