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好春光 深度遊一場

遊客在湖北省武漢市西北湖公園賞花。薛婷攝(人民視覺)

在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舉行的二〇二五奉化馬拉松現場,選手們在桃園奔跑。胡學軍攝(人民視覺)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20萬畝糧油基地的油菜花競相綻放,吸引不少市民體驗「坐著飛機去看花」。邱海鷹攝(人民視覺)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20萬畝糧油基地的油菜花競相綻放,吸引不少市民體驗「坐著飛機去看花」。邱海鷹攝(人民視覺)

如果要評選誰筆下的春天最美,許多人首推朱自清。朱自清在散文《春》中寫道,「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花滿枝頭春意鬧的盛景。春日的美麗吸引著人們邁出家門,踏春賞花。正因如此,文人墨客留下了眾多關於春天的詩句名篇。古人吟詩作對,而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則在體驗一種新的季節性消費現象——春日經濟。

春日經濟包含的不僅有自然氣候、優美景色,還有文化習俗、消費需求。將欣賞自然、人文關懷與經濟發展融合在一起,春日經濟正在煥發別樣的活力。

賞花遊撬動文旅市場

如果問春天什麼最美,定然是花。習習春風,吹來一片生機,各種花競相開放,繪就了一幅幅優美的春日畫卷。

今年春天,小韓來到浙江省杭州市尋找春色。「古人說,煙花三月下揚州,春天的揚州我去過,這一次,我決定‘煙花三月下杭州’,逛西湖、尋春色。」小韓向記者表示。

如願來到杭州,走在西湖蘇堤上,白色、紅色、粉色……各色鮮花爭奇鬥豔,引得遊客紛紛拍照留念。「有的花能叫知名字,有的叫不出,但都很好看,春天就是花的季節。」小韓也在花下不停按動快門,用相機留住春色。

家住河北省張家口市的張女士也來了一場賞花之旅。「早就聽說江西婺源的油菜花好看,趁著假期,我約了小區幾個鄰居去看油菜花。」張女士對記者表示,想法一經提出,就得到了積極響應,「有幾個鄰居去不了,還‘埋怨’我不早說。」

婺源看花順利成行,雖然旅途奔波,但看到大片油菜花的時候,張女士和同伴一掃疲累、興奮不已。「真是不虛此行。」張女士說。

春日賞花,不僅是傳統習俗,同樣也是時尚的生活方式。賞花遊正在撬動文旅市場。中國旅遊研究院和馬蜂窩聯合發佈的《中國賞花遊報告2025》指出,賞花遊熱度高、受眾面廣,市場潛力巨大。據該報告統計,31至40歲客群以43.8%的佔比成為賞花遊主力,19至30歲的客群以38.9%緊隨其後;69.4%的受訪者每年參與1至2次賞花遊,23.7%的人參與3至4次,還有3.9%的人一年賞花遊達4次以上。

數據充分證明,以賞花遊為主的春日經濟正在不斷激發活力。各地紛紛以花為媒,推出許多旅遊路線、活動等,豐富賞花遊的場景,延長產業鏈,形成豐富多彩的「賞花+」。

比如,「賞花+體育」。「奔跑貴陽 永樂桃跑」2025年第七屆南明·永樂桃花跑近日在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永樂鄉開跑。4200餘名跑者與140多組家庭,在十里桃林間揮灑汗水,既鍛鍊身體,又沿途賞花,可謂一舉兩得。

再比如,「賞花+旅拍」。旅拍是近年來年青人甚至更多年齡段越來越青睞的一種消費場景。湖北省武漢市的櫻花享譽全國,甚至在國外都很有名氣。今年武漢街頭、大學校園里,身著各式各樣新中式服裝的遊客穿梭在櫻花樹下,他們的身後則跟著攝影師,為遊客記錄下美好瞬間。

「賞花+」還有更多的消費場景,各地依據不同的資源稟賦和本地特色,形成不同的產品,提升遊客的賞花體驗。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王熙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春日經濟的發展,推動消費譜系變得更豐富、更完善,消費的能級變得越來越高。消費需求的不斷拓展,也推動各地供給多元化,這其中不僅涉及吃喝住行,還有自然景觀欣賞、人文活動參與等,消費的鏈條不斷延長。

基礎設施升級帶來便捷體驗

春日經濟的活力,不僅來自旺盛的消費需求,還得益於日臻完善的基礎設施,甚至可以說,沒有基礎設施水平的不斷提升,就無法推動春日經濟的發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那拉提杏花穀,是個「網紅」賞花之地,被列為「中國十大賞花勝景之一」。這裏擁有3萬餘畝野杏林,每逢春天,杏花盛開,高空俯瞰花海,讓人心曠神怡,吸引遊客紛至遝來。

源源不斷的客流,為杏花穀旁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七十一團七連帶來了商機。

「過去,我的身份就是農民,家庭收入主要來自種玉米。如今,我有了新身份——民宿管家。」4月中旬,七十一團七連職工李芙蓉迎來了今年的第一波客人,「現在,來杏花穀、濕地玩的遊客越來越多,我就把自家院子改造成民宿,院子裡還種點蔬菜,綠色純天然,客人們都喜歡。」說著,李芙蓉就摘了一把菠菜,為客人準備早餐。

像李芙蓉這樣開民宿的職工在七連有不少,得益於那拉提杏花穀等景區的客源,許多人開起民宿,吃上了「旅遊飯」。七十一團七連把民宿作為重點產業打造,以「黨建+旅遊+鄉村振興」模式,借助新源縣周邊景區資源,突出當地生態優勢,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

然而,欠發達的基礎設施成為了限制文旅產業的重要因素,遊客體驗感不佳,更難成為回頭客。為此,七連決定下大氣力改善基礎設施,先後投入3000多萬元,對連隊的水、電、道路進行改造,同時栽種了各類果樹、鮮花,連隊面貌煥然一新。

基礎設施的改善,也得到了遊客的認可。近年來,該連隊累計接待遊客超過200萬人次;全連隊運營民宿達60戶,旅遊合作社社員52戶,從業居民佔全連總戶數的50%。

此外,停車場建設、公共交通定製化等各類基礎設施建設,也為春日經濟乃至整個文旅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遠在新疆的那拉提景區為什麼能夠吸引遊客前去?除了景色別緻之外,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尤其重要。一場說走就走的春日賞花之旅,沒有飛機、高鐵抑或是高速公路,是無法成行的。

「那是2013年,我和同學去武漢看櫻花,當時還沒有高鐵,動車從北京到武漢需要10個小時,一個週末完全不夠用。」在北京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小鞏回憶。

現在,從北京到武漢速度最快的高鐵,只需要不到4個小時就能到達,比當年縮短了一半多的時間。截至2024年底,中國高鐵里程已經達到4.8萬公里,「八縱八橫」高鐵網主通道建成投產約81%。不僅如此,中國高速公路網越來越密,民航市場也在快速發展,越來越發達的交通,為春日經濟的發展插上了「翅膀」。

業態融合促踏青變長青

和春日經濟一樣引人關注的,是今年以來各地積極佈局的低空經濟。春日經濟與低空經濟相遇,為消費者又提供了一些新奇的體驗。

4月以來,四川省崇州市的30萬畝油菜花競相綻放,從空中俯瞰,將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為此,當地開通了「低空航線」,遊客在半小時的低空飛行中,不僅可以俯瞰一望無際的油菜花海,還能欣賞附近錯落有致的民居庭院。此外,當地還推出花海跳傘項目,將極限運動融入賞花,帶給遊客別樣的體驗。

「空中賞花」已經成為今年春日經濟一個新的增長極。美團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低空賞花」「低空飛行」搜索量同比激增超600%;推出「直升機飛行體驗」「高空遊覽」服務的商戶同比增長超100%,相關服務團購訂單量增長超280%。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今春發佈大梧桐低空花遊限時航線,並推出低至99元的惠民低空花遊產品;上海市奉賢菜花節首次引入觀光直升機項目,市民和遊客能夠在空中領略「黃金花海」的美景;重慶兩江新區開闢「開往春天的飛機」航線,飛機從兩江新區龍興通用機場起飛,全程30分鐘,可將當地的明月湖、龍盛新城風光盡收眼底,沿途還能欣賞到賽力斯工廠和龍興足球場,生意非常火爆……

業態的融合為春日經濟注入了新的動能。賞花也不再是單純的賞花,而是將餐飲、民俗、文化、娛樂等多個業態融合發展,讓春日經濟能夠「餘波蕩漾」,從季節性消費變為全年度消費。

徑山茶宴作為「中國傳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2022年11月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徑山茶宴的發源地就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

恰逢採茶季,餘杭區徑山鎮設計了「一路喫(chī)茶」徑山春茶·春遊體驗打卡行,根據打卡地圖,完成5處點位集章並參與話題傳播,即可兌換獎品。不僅如此,「餘杭好地方 餘韻盡飛揚」文藝賦美系列活動也在徑山鎮徑山村上演,《蝶變徑山》《茶韻留香》《煙雨江南》等舞蹈表演,讓遊客在生態茶園中解鎖桑治韻之美。

體驗過這些文旅融合活動的杭州市民周先生對此讚不絕口:「不僅能品到新鮮的春茶,還能體驗跟茶葉有關的習俗、文化,原本只是春日的踏青,沒想到不僅欣賞了美景,還收穫了知識,可謂獲得感滿滿。」(本報記者 張一琪)

(楊俊欽參與采寫)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5月12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