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新聞策劃·國際護士節丨今天,一起來聽她們的故事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是「提燈天使、月亮天使」
以心為燈願做生命的守護者
護士用愛與責任傳遞著溫暖與嗬護
「5·12」國際護士節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她們的故事
強震時,護士用身體緊緊護住嬰兒
3月28日,緬甸發生7.9級地震,雲南瑞麗震感強烈。瑞麗市一月子中心護士熊街蘭趕緊蹲下用身體護住寶寶,她的同事也在一旁全力護住其他寶寶。不管晃動多劇烈,她們始終沒有放手。
通過畫面可以看到,地震發生時,房屋晃動劇烈,正抱著嬰兒的護士熊街蘭,順勢跪坐在地,一手扶著床一手緊緊抱著嬰兒,而身旁的同事李曉親同樣緊緊扶著嬰兒床。劇烈的震動讓熊街蘭無法坐穩,摔倒後仍然緊緊抱著孩子,拚盡全力守護著,等震情稍稍穩定後,還輕聲安撫著懷中的嬰兒。
說起當時的反應和行動,兩人都不約而同地表示,沒有思考太多,主要是出於一種身體本能和職業習慣。
瑞麗某月子中心護士 熊街蘭:我相信每個醫護者,如果是當時那個情況下,都會做出那種舉動的,包括我們其他的同事也會做出那樣的舉動。因為我感覺這些寶寶,雖然我還沒結婚,但是我感覺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我感覺,我只是做了我自己該做的事情,就沒有想那麼多。
瑞麗某月子中心護士 李曉親: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都不用考慮,不管我們任何人,第一時間都是會去護住寶寶的。
「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心」的醫者擔當
4月10日上午,王彩萍同家人到麗江市永勝縣適度居溫泉渡假村旅遊,正在溫泉邊拍照留念時,突如其來的意外打破了這份閑適。溫泉渡假村一名職工突然倒地,出現抽搐、口吐白沫、昏迷等症狀,情況十分危急。突發的意外嚇壞了周圍人群,就當他們驚慌失措之時,曾身為醫護工作者的王彩萍第一個衝上前,迅速查看昏迷患者的情況。「當時沒有想太多,看到有人需要救治,我就上了。」王彩萍說。

憑藉豐富的專業經驗,王彩萍迅速判斷出患者可能是因大腦缺氧而陷入昏迷,當即雙膝跪地,為患者進行心肺復甦。經過數分鐘的緊張施救後,患者緩緩甦醒過來。隨後王彩萍同幾位好心人將患者抬到陰涼處休息,並悉心照看,待救護車趕到接走患者後,她便默默離開了現場。對於渡假村給予的獎勵,她婉言謝絕:「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天職,這是深深銘刻在每一個醫護工作者心中的職業道德,即使退休了也不會變。」
王彩萍曾在楚雄州中醫醫院外科、手術科、醫務科工作過,是一位專業能力紮實、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士,這也是她臨危不亂的底氣所在。面對周圍人的讚譽和媒體的採訪,王彩萍說:「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做了一件平凡的事,希望少宣傳我個人,多傳遞正能量。」王彩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心」的醫者擔當。
網民被她畫的太陽和月亮暖到了
早春時節,眾多網民被昭通市鎮雄縣人民醫院一名護士的細心舉動暖到了。2月25日,鎮雄縣一名60多歲的男子接替外出打工的弟弟到醫院照顧80多歲的老父親住院,因為不識字,無論護士反復耐性交代、解釋,他也搞不清楚要怎麼樣正確給父親服藥,於是護士小姐姐只能在藥盒上給他畫又粗又長的豎杠表示數字「1」,再畫上太陽和月亮分別表示白天吃和晚上吃。經過多次圖文並茂的耐性「指導」,該男子終於明白怎樣正確照顧患者服藥。

「原本我特別感慨的是這芸芸眾生的艱難,但你筆頭一轉,人間如此溫暖,而讓我覺得,值得去擁抱這個春天。」「奔波在外的兄弟,憨厚守護著家的大哥,暖心的護士,都是這個春天最美的風景。」這一細心的舉動,被發到朋友圈,感動和溫暖了眾多網民。
這名護士名叫吳曉玲,是鎮雄縣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的一名普通醫護人員。
當每一位護士接過
「燃燒自己 照亮他人」的蠟燭
莊嚴地宣讀南丁格爾誓言時
她(他)的生命就不只是屬於自己
也屬於每一個患者
屬於人類的健康事業
值此國際護士節之際
讓我們向護士致敬
向崇高的護理事業致敬!
雲新聞綜合自新華社、央視新聞、昭通衛健委等
雲南日報-雲新聞編輯:戴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