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等部門發佈廣州南沙金融30條,南沙金融業迎新一輪發展機遇

5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彙局、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發佈《關於金融支持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見》(下稱「廣州南沙金融30條」)。

「廣州南沙金融30條」圍繞著完善創新創業金融服務、加強社會民生領域金融服務、發展特色金融服務、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開展跨境金融創新與交流、完善金融監管機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30條重大措施,以提升南沙在金融、科技、產業等方面的核心實力。

創新、開放、特色、監管被重點提及

金融業一直是廣州南沙的支柱產業之一,此次頒布的「廣州南沙金融30條」中,創新、開放、特色、監管等方面的任務被重點提及,同時也提出了一些保障措施。

推動「產業—科技—金融」的良性循環被放在了「廣州南沙金融30條」中重點任務的首位。「廣州南沙金融30條」指出,要完善創新創業金融服務,支持科技創新產業合作基地建設,包括支持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支持高端製造產業發展,支持數字產業發展,支持海洋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支持青年創新創業。

廣州南沙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正成為聯結港澳與內地的樞紐。在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方面,「廣州南沙金融30條」提出,要探索適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的資金結算政策,構建便利內外聯動的期現貨市場交易規則,構建便利開展跨境保險業務的交易規則,構建便利開展跨境股權投資業務的制度安排。

在開展跨境金融創新與交流,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方面,「廣州南沙金融30條」提出,要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完善跨境貿易和投融資管理機制,加快建設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綜合服務基地,構建金融領域國際交往新平台,探索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

另外,此次「廣州南沙金融30條」還表示,要加強社會民生領域金融服務,支持打造城市高質量發展新標杆;發展特色金融服務,健全現代金融產業。

在具體舉措上,提出要推動跨境支付服務便利化,推動跨境信用融資便利化,推動國際專業人士執業便利化,還要創新服務低碳發展的綠色金融業務,發展面向未來的數字金融業務,發展服務國際航運樞紐建設的航運金融業務,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廣州南沙)跨境資管中心,創新發展國際租賃和保理業務。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金融監管機制 

在此次公佈的「廣州南沙金融30條」中明確提出,支持出台住房、人才、教育等支持政策,鼓勵金融機構綜合運用各種金融手段,支持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建設,協調採取給予外籍高層次人才出入境便利等措施,為具有金融領域職業資格的境內外專業人士來南沙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在進一步提供保障的同時,「廣州南沙金融30條」也強調了完善金融監管機制,包括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探索金融監管創新與合作,加強金融風險防範,加強金融法治保障。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多重政策利好的持續疊加兌現,廣州南沙的金融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預計將有更多金融企業來到廣州南沙投資興業,更多金融人才集聚到廣州南沙紮根發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嶽彩周

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