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展映掀「熊貓熱」 意大利影人期待更多「一鏡到底」的友誼篇章

來源: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陳雲鴿

當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呼呼」躍上意大利米蘭的銀幕,藝術之都被「四川製造」的歡樂浪潮席捲。

《熊貓計劃》劇照。

5月12日,「光影四川·遇見米蘭」中意影視推廣交流暨《熊貓計劃》展映活動在米蘭舉行。電影里有功夫明星成龍與萌動全球的大熊貓組合,有巴山蜀水與喜劇冒險的完美融合。現場,觀眾笑聲與掌聲不斷。

5月12日,「光影四川·遇見米蘭」中意影視推廣交流暨《熊貓計劃》展映活動現場。 峨影集團供圖5月12日,「光影四川·遇見米蘭」中意影視推廣交流暨《熊貓計劃》展映活動現場。 峨影集團供圖

從四川山水到全球銀幕

「這是屬於全世界的歡樂熊貓」

「我很喜歡大熊貓,我曾經去過成都。我在四川的一個自然保護區參觀,並在那裡待了一天。《熊貓計劃》讓我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了中國人的精神,能深深感受到這部影片的用心。」地中海香柏娛樂公司CEO馬竺柯在觀影后分享感受。

作為全球首部大熊貓喜劇電影,影片在四川實地取景。有大熊貓「呼呼」的擬人化冒險歷程,有成龍一改硬漢形象的幽默演繹,現場笑聲此起彼伏。「成龍和大熊貓的‘組合’,讓我覺得耳目一新。」意大利觀眾娜塔麗是一名喜愛中國文化藝術的學生,她表示會把這部電影推薦給更多夥伴,這是一個認識和瞭解中國文化的絕佳機會。

影片中,採用AIGC技術打造的大熊貓「呼呼」形象,逼真靈動,連毛髮飄動、爬樹摔跤的細節都栩栩如生,也引發現場嘉賓討論。當聽說主創團隊為此研究了上千段真實大熊貓影片後,在場嘉賓不禁感歎:中國的電影製作在這些年有了很大的變化,很多中國電影都值得在意大利傳播。

四川作為大熊貓棲息地,生態環境如此之美,當地電影製作公司總裁馬利歐直言看了電影很感動,他認為這部電影無疑是和平和美德的象徵,「我相信無論是中國還是意大利的觀眾,都會為之動容,這是屬於全世界的歡樂熊貓。」

金秋9月的蓉城之約

續寫更多「一鏡到底」的友誼篇章

截至目前,《熊貓計劃》已在全球64個國家和地區發行,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鮮活案例。意中友協主席瑪麗亞·羅莎·阿佐利納在分享環節時特別表示,不同國家拍攝的電影,展現的可能是不同的時代背景和題材,「但其中的情形、問題和主題卻有著共通性和現實意義。」她希望在電影領域,雙方能夠繼續搭建橋樑,「尤其像今天這樣的會面、對話,形式還可以更多一些。」

米蘭市議員亞曆辛度·德·基列高表示:「中意兩國友誼源遠流長,文化交流始終是連接彼此的橋樑。今天,我們通過光影與故事,繼續書寫這份共鳴與理解。」

談及此次展映為何選擇《熊貓計劃》,峨眉電影集團副總經理毛玉梅坦言:成龍的中國功夫、秀美的巴蜀山水、乖萌可愛的大熊貓,能與世界觀眾共情、共鳴,這也是金熊貓獎「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最佳詮釋。

當放映片場用歡聲笑語打破語言壁壘,當中意影人在米蘭許下「成都之約」,文明互鑒的故事正通過銀幕悄然生長。今年9月,金熊貓獎將攜更多如《熊貓計劃》一樣的佳作登場。屆時,四川與米蘭的「雙城記」,必將為全球觀眾續寫更多「一鏡到底」的友誼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