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消夏新模式 「劇目+互動」多維感受文藝演出的魅力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入夏以來,全國各地演出市場熱度持續攀升,話劇、舞劇、音樂劇等優質內容讓市民遊客「解鎖」消夏新模式。

由中國國家話劇院等單位主辦的第十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最近在北京和四川樂山「雙城」舉行,以「原創戲劇、時代共鳴」主題,將在北京、樂山兩地,上演《四世同堂》《水生》《了不起的你》《我這半輩子》《京報》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劇目和小劇場話劇佳作。開幕戲《四世同堂》演出,近1500人的劇場內座無虛席,經典話劇作品魅力依舊。

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 田沁鑫:首次嘗試在京外開展全國話劇邀請展的活動。探索文旅消費新產品、新場景、新業態,深化戲劇藝術與區域的發展融合,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推動北京、樂山雙城的聯動,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由廣東歌舞劇院傾力打造的舞劇《人在花間住》,演繹嶺南人間情濃、花間雅韻。圍繞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母親和忙碌於工作的兒子之間的情感展開。以「人-花-城」三者間的情感互動、生命互融為主題。舞劇聚焦人文關懷,以花喻人,讓觀眾感受生命綻放的力量與美。

由江蘇省鎮江市藝術劇院演出的原創音樂劇《大田》近日在京上演。該劇以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趙亞夫、已故全國道德模範糜林為原型,圍繞戴莊村從貧困走向振興的滄桑巨變,講述三代農科人跨越六十載時光、帶領農民成功探索出一條「共同富裕」與「鄉村振興」道路的故事,以此致敬「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農業科技工作者。

「劇目+互動」 多維感受戲劇魅力

作為中國話劇舞台的「老字號」,近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通過精品劇目輪演與沉浸式藝術體驗,打造全民共享的戲劇盛夏。

作為北京人藝舞台上首部只有兩位女性角色的話劇《晚安,媽媽》,本週開啟第三輪演出。《晚安,媽媽》通過母女深夜對話延展出家庭與親情、生命與尊嚴等更具普遍性的社會議題。

同步亮相的懸疑劇《迷幻》則以非線性敘事重構曹禺劇場,借愛情謎題叩問人性本質。除了多場演出,人藝舉辦「人藝之友日」活動,邀請廣大人藝觀眾走入劇院空間,嘗試以更多的新業態,聯動多劇場空間新場景,為觀眾帶來更加多元化的文藝生活新體驗。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 馮遠征:也希望觀眾能夠近距離地感受人藝除了演話劇之外的一些文化內容,還有我們希望能夠讓藝術家和觀眾做一些更近距離的溝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