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駕駛員、口腔衛生技師……新職業打開就業新空間

■編者按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佈公示,擬新增跨境電商運營管理師、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等17個新職業。職業「上新」,清晰映射產業變革的新趨勢、社會發展的新需要,同時也開闢新賽道、創造新可能、帶來新機遇。
本報今起推出「大眾觀察·聚焦新職業」系列報導,講述新職業在打開就業新空間、激發產業新動能、拉動市場新消費的生動故事。敬請關注。

無人機駕駛員人才缺口大
「石姐,今年還是訂13畝的」「我這8畝地,交給您最省心」……4月21日,491人的「農業技術服務站」微信群裡,信息一個接一個蹦出,群主石偉華一邊回覆信息,一邊在筆記本上認真記錄著。
石偉華先前種大棚,2021年,已過不惑之年的她開始轉型,成為當地年齡最大的無人機「飛手」。經過幾年打拚,她已經成為茌平豐信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的骨幹「飛手」,名下託管農田1000多畝,從設備檢修、規劃航線、調配農藥,再到無人機飛防作業,儼然成為一名科技感十足的「新農人」。
「省心、省力、省時、高效、優產。」茌平豐信農業服務有限公司運營負責人範洪偉說,無人機精準施藥、省時省力,過去需要三四十個人幹的活,現在一台無人機就全部搞掂。目前,公司簽約幾十位「飛手」,擁有農業植保無人機等設備數十台,託管農田近3萬畝。
記者從聊城市茌平區農業農村局獲悉,全區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300餘家,農業託管作業面積67萬畝,佔比高達70%以上。
隨著諸多新行業、新賽道湧現,越來越多新職業加入「職業版圖」。為推動綠色發展、減少超標排放,碳排放管理員應運而生;老齡化程度加深、醫養結合深入推進,老年人能力評估師日益普及……2019年至今,人社部先後發佈新職業目錄6批93個。「無人機駕駛員」就在新職業名單中。
「無人機駕駛員」不僅操控無人機,還安裝調試設備、規劃飛行航線、校對飛行參數、分析採集數據等。同時,無人機應用領域更加廣泛,農業託管、航拍攝影、物流運輸、電力巡檢、工程測繪、森林防火、消防救援等領域,都有它的身影。
「無人機是低空經濟領域重要的一環。未來幾年,隨著低空經濟迅速發展、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拓展,將會為社會提供更多就業選擇。」聊城大疆官方授權經銷商朱厚廣說,據有關部門測算,國內無人機「飛手」人才缺口超過100萬人。

「無人機駕駛員」操縱無人機管理麥田。
口腔衛生技師讓她找到事業「第二曲線」
「這個新職業讓我找到了護理事業的‘第二曲線’。」近日,在青島市市立醫院萊西市醫療集團人民醫院口腔診室里,28歲的孫毓彤正在通過三維數字掃瞄儀為一位老年患者建立口腔健康檔案。
孫毓彤原先是口腔科的一名護士,當看到新職業目錄中,「口腔衛生技師」的崗位職責涵蓋數字化義齒設計、口腔預防保健等前沿領域時,她決定跨界轉型。
「我們正在從‘治已病‘轉向‘治未病’。」孫毓彤認為,這個被納入新職業的核心技能,讓傳統牙醫的工作半徑從「治療端」向「預防端」延伸。「過去我們更多關注治療已發生的疾病,現在通過數字化手段,可以提前3-5年預判風險。」該院口腔科主任呂鵬飛說。
以口腔衛生技師為例,新職業群體填補了口腔健康管理的專業斷層。同時,也為護理、醫學技術等專業人員開闢出嶄新的職業通道,醫療從業者通過「技能再造」,在口腔修復、數字影像診斷等新興領域,開闢出高附加值賽道。
數據顯示,該院口腔科實施健康管理服務後,複診率下降28%,患者滿意度提升至97%。「我現在更像是客戶的‘口腔管家’,這種職業認同感是前所未有的。」孫毓彤言語間透著專業自信,她說,過去護理職業晉陞「天花板」明顯,現在通過新職業認證,既是臨床「多面手」,又是技術「特種兵」。
智能物流系統運維員大顯身手
隨著製造業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一批新崗位上的新型人才,助力中國製造邁向高端。
「在可視化操作平台上,成品立庫的入庫龍門一直出現X軸驅動器報警,這個問題已經困擾我們很久,亟須解決。經過電氣排查,我們猜測數據線路接口斷觸……」4月22日,在山東永盛橡膠集團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廠指揮中心裡,郭文賢正在與設備廠家針對入庫龍門的持續報警問題研究解決方案。
郭文賢的身份是智能物流系統運維員,也是新職業目錄中的一員。大學畢業後,正值永盛橡膠大力推進「工業4.0」智能製造輪胎工廠——「黑燈工廠」項目建設,面向高校廣納賢才。專業對口,郭文賢果斷報名。從2022年6月投身新工廠智能物流規劃設計,到去年年底項目順利投產運營,如今的郭文賢,已經對堆垛機、輸送線、AGV小車、EMS等智能物流設備的運行管理熟稔於心。
郭文賢介紹,在這座「黑燈工廠」,工業互聯網和大數據平台深度應用,關鍵設備100%互聯互通,生產、運行數據實時採集,一旦機器異常,後台即刻報警,郭文賢所在的智能裝備部,迅速從電氣控制和硬件維修兩方面「對症下藥」,保障設備正常運行。
「現在,我除了研究智能製造設備的硬件軟件,還緊盯行業前沿動態。我覺得只要保持學習熱情,年青人在智能化領域必定大有作為。」郭文賢自信地說。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薛良誠 張曉帆 李 明 通訊員 馬紅坤 譚芳 參與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