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降關稅24小時:美國客戶連夜轉賬下單,亞馬遜賣家趕發貨,「先把錢賺了」

來源: 時代財經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一個多月後,中美經貿關係迎來重大轉機。

5月12日,中美雙方發佈《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雙方承諾將於2025年5月14日前大幅降低關稅水平。其中,美方承諾取消4月8日以來對中國商品加征的共計91%的關稅,修改4月2日來對中國商品加征的34%的對等關稅,其中24%的關稅暫停加征90天,保留賸餘10%的關稅。

相應地,中方取消對美國商品加征的共計91%的反製關稅;針對美對等關稅的34%反製關稅,相應暫停其中24%的關稅90天,賸餘10%的關稅予以保留。中方還相應暫停或取消對美國的非關稅反製措施。

聯合聲明的發佈大幅提振了市場情緒。

當地時間5月12日, 美國道鍾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與諾斯達克綜合指數(IXIC.GI)分別上漲2.81%、3.26%與4.35%。5月13日,A股港口航運板塊表現強勁。截至收盤,國航遠洋漲超23%,寧波海運、寧波遠洋、連雲港等多股漲停。

而過去一個多月經歷動盪的一眾外貿商家,業務也迎來新局面。

圖源:圖蟲創意圖源:圖蟲創意

美國客戶火速轉賬下單

「目前客人恢復了一部分原本暫停了的生產中訂單,還有客戶要求我們拉一組訂單從越南拉回到中國做。總之,陸續動起來了。」5月13日上午,江蘇鹽城艾瑞服飾業務經理孫青對時代財經說道。

艾瑞服飾成立於2000年,主營童裝產品,90%的產品都出口美國,產品主要在禾爾瑪、山姆、開市客等商超渠道售賣。2024年,艾瑞服飾產能接近500萬件衣服,營收超過1億元。

此前對等關稅政策出台,艾瑞服飾受影響的訂單量涉及到200萬件衣服,貨值在600萬~700萬美元。經過一個多月的溝通協調,截至5月12日,刨去被取消的訂單,艾瑞服飾還有130萬件衣服的訂單處於暫停生產與折價出貨狀態。

聯合聲明發佈後,孫青立即與美國客戶進行了溝通,希望調低此前商量的出貨折扣。「之前定下來的減價比例,大概在20~30%。我們和客人商量,希望能取消折扣或者降到更低的點,這樣工廠不至於虧本銷售。目前還在等客人的最終消息。」

經歷了過去一個多月的非常時期,孫青的工廠總算挺了過來了,「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是出貨高峰期,之前壓太多貨了。」孫青說道。

聯合聲明發佈當晚,收到此前暫緩出貨的美國客戶出貨通知的同時,佛山跨境傢俱賣家黃凱還收到了來自美國的新訂單。

「新下單的客戶是加稅前接觸的,5月12日晚上、美國時間一大早,客戶就給我們打了錢下了單,現在已經確認了一輪產品細節。還有幾個客戶,讓我們抓緊處理90天內能接單並且出貨的訂單。」5月13日上午,黃凱告訴時代財經。

此前,廣東區分傢俱出口廠美國訂單銳減,不乏暫時停產、放假的情況。隨著美國訂單再度湧向中國,業務受影響的工廠也逐步復工。

黃凱對時代財經表示,其所合作的一家傢俱廠,月產能在約60至70個貨櫃,由於訂單減少,此前大半個月來僅保留了少部分員工在崗。」聯合聲明一出,工廠也全面復工了」。

根據5月9日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4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3.84萬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我國與美國的貿易總值為3269.2億元,環比3月下降13.25%;我國對美國出口2368億元,比3月下降17.59%。

窗口期抓緊賺錢

隨著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重大進展,中國跨境商家迎來了90天的關稅窗口期。對於廣大長期佈局美國市場的跨境賣家而言,快速行動儘量抓住市場機會成為一大共識。

美國市場佔黃凱公司銷售額的60%。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黃凱在跨境電商平台上給美國市場的投流費用都佔整體費用的70%,4月初關稅政策調整後,黃凱一度停止了美國市場的投流。聯合聲明發佈後,黃凱又恢復了美國市場的投流。

「5月12日晚上的投流轉化效果不理想,競價很激烈,顯然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有同樣的行動。」黃凱分析道。

主營智能家居產品的亞馬遜賣家李華則忙著安排同事加速往美國發貨。亞馬遜一年一度的會員日促銷活動將於7月舉行,正好處於關稅窗口期。「政策的不確定性高,走一步看一步。當務之急還是把會員日的貨發了,先把錢賺了。」李華說道。

過去一個多月,25年來只做外貿業務的艾瑞服飾,火速佈局了內銷市場。4月下旬,艾瑞服飾與大潤髮M會員店對接並迅速簽訂了合作協議,並與快魚、小豬班納等一系列國內服裝品牌進行了接洽。據孫青透露,未來,「外貿內銷兩手抓」將成為公司的經營策略。

黃凱也在同步招聘更多的業務員開拓新興市場,並增加了開發的新產品數量,以吸引更多客戶。

而過去兩年依託全託管模式狂奔的跨境商家,迎來了業務模式的重大轉變。

5月2日,美國宣佈「800美元以下關稅豁免政策」停止。這一2016年出台的關稅豁免政策,是SHEIN、Temu等一眾跨境電商平台業務快速發展、並在近兩年實現全託管業務狂飆的重要助力。據報導,Temu已於4月底停止美區的全託管模式、停止中國直髮美國業務,全面轉向美國本土倉庫銷售。SHEIN也在重點佈局半託管模式。

主營服裝品類的Temu商家Maggie告訴時代財經,包括其在內的相當一部分Temu全託管商家,美國市場、歐洲市場與其他國家市場訂單佔比數別在30%、50%與20%。Temu美國全託管站點關閉後,許多商家的美國站訂單「相當於直接沒有了」,因此業務都在向半託管模式調整。

自4月初將業務重心從全託管轉向半託管後,Maggie店舖的訂單增量明顯,熱銷款基本一到倉就能快速售罄。

「關稅政策變化的確是我們調整的主要原因,但並非唯一原因。我們對比後發現,半託管模式的利潤要遠高於全託管。另外,半託管需要有物流資源、海外倉資源、商家自運營能力等,門檻相對高一些,不至於像全託管那麼紅海。長遠來看,這個發展模式更加可持續。」

顯然,無論90天后前景如何,業務轉型、多元化佈局已成為一眾跨境商家的共同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