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新地塊一律實行現房銷售,全國推廣倒計時開始?

現房銷售真的來了。

近日,河南省信陽市住建局印發《關於加強商品房預售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試行)的批前公示》(以下簡稱《批前公示》),其中最受關注的一條是,「文件印發後新出讓土地開發的商品房,一律實行現房銷售」。

事實上,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監測,2022年末以來,全國已有超30個省(市)出台現房銷售相關政策,如合肥、鄭州、長沙等地明確部分項目進行現房銷售試點。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此次信陽發文明確在中心城區新出讓地塊一律實行現房銷售,也是近期全國首個明確全面落實現房銷售的城市。

信陽市住建局官網截圖。信陽市住建局官網截圖。

信陽:新增商品房一律實行現房銷售

《批前公示》指出,按照「新老有別」的原則,對已取得施工許可證的項目,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四十五條、《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第五條等規定,「投入開發建設的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的25%以上」時可申報商品房預售許可;或按照《河南省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第四款規定「工程進度達到設計形象進度的二分之一以上」時,申報商品房預售許可。

最重要的是,《批前公示》明確,文件印發後新取得施工許可證的項目,施工進度需達到主體封頂方可申報商品房預售許可。文件印發後新出讓土地開發的商品房,一律實行現房銷售。

「信陽市場仍處於調整階段,庫存去化壓力較大,目前不少新房項目實質上已經處於現房銷售狀態。」陳文靜指出。

根據信陽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1-3月,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0.5%;銷售額增長1.1%,商品房待售面積增長8.5%。

值得一提的是,信陽土拍市場也是「不溫不火」,多數地塊由地方國資底價獲取。根據中指數據,2025年1-4月,信陽市本級僅成交1宗涉宅用地,處在近年同期低位。陳文靜進一步表示:「整體來看,信陽近年房地產市場表現偏弱、土地成交量低,現房銷售政策的推出對於信陽短期市場運行的影響或相對較小。」

此外,「防風險」也是一大關鍵考量因素。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此次信陽政策的出發點非常清晰,就是做好三項工作,即化風險、去庫存、控增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化風險。從這個角度看,要精準理解‘化解風險’的含義。觀察本輪現房模式的推進,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背景,就是過去的爛尾樓事件和房企債務違約事件,尤其是2022年的‘停工斷貸’,影響很大。河南當時此類事件比較多,信陽等城市也出現了較多案例。」

去年全國現房銷售面積佔比已超30%

2024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發佈,其中提出,「改革房地產開發融資方式和商品房預售制度」,明確了房地產中長期改革方向。

去年年底,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提出「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中強調「大力推進商品住房銷售制度改革,有力有序推行現房銷售,優化預售資金監管」。

在防風險、提品質的要求下,現房銷售在全國鋪開已經勢在必行。

事實上,近年來,全國多地積極探索推行現房銷售。海南在2020年3月後出讓土地建設的商品住宅均已實行現房銷售,至今已落地超5年時間,是首個落實現房銷售的省份。

根據中指不完全監測,2022年末以來,全國已有超30個省(市)出台現房銷售相關政策,比如安徽提出有力有序推行商品房現房銷售,指導支持合肥、蕪湖做好試點工作;荊門是湖北省內唯一試點現房銷售的城市,今年4月該市首批試點項目中的一個項目入市,商舖售罄住宅簽約超八成,另一項目竣工在即,認購率近九成。

另有多地出台現房銷售配套支持政策,如贛州多區縣延長現房銷售項目土地出讓金繳納期限,九江多區縣對購買現房銷售項目的購房者進行契稅補貼,山東多地提高購買現房的公積金貸款額度。

在各地加快推進現房銷售的背景下,我國現房銷售佔比也正在快速提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2024年,我國現房銷售面積約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9.1%,現房銷售面積佔比已經達到30.84%。而在過往的2020年至2023年的四年間,現房銷售佔比數別為12.7%、13%、17.3%、22.5%。

目前,從各地探索來看,多是在新出讓土地的要求中增加現房銷售的要求。比如,北京於2021年第二輪集中土拍時首次試點競現房銷售面積地塊,在2022年北京集中供地中,幾乎半數地塊涉及競報現房銷售面積;2023年,深圳土拍中首次引入「競現房面積」環節,2024年9月深圳掛牌出讓一宗宅地,要求「全部現房銷售」。

就河南來看,不僅僅是信陽,鄭州、開封等城市也在加快推進現房銷售。早在2023年2月,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明確,將進一步規範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逐步提高預售門檻,以鄭州、開封為試點,積極探索預售制度改革和現房銷售。2024年年初,河南首個現房銷售試點項目也已落地北龍湖。

業內:需降開發貸利率、降地價配套支持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推進現房銷售模式,需要「頂層設計」。

在當前房企現金流普遍趨緊的情況下,全面實行現房銷售確有難度。陳文靜指出:「由於現房銷售時間節點較期房銷售模式更靠後,房企銷售回款也較當前更晚,較為考驗房企資金狀況。」

河南一位房企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河南鄭州、信陽等地,很多新盤正在進行的‘所見即所得’的現房銷售大多是被動的,賸餘房源賣不完都撐到了交房。」

李宇嘉也認為,當前,全面啟動現房銷售的壓力較大。「不管是開發商的財務平衡基礎,還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基礎,都是建立在預售制度下的。預售制度下房地產周轉較快,開發商通過預售快速回籠資金,利潤比較高,可以支撐開發商去舉借債務,也能支撐其去拿地。現售模式下,開工到銷售的週期,從6個月至1年延長至2-3年。也就是說,2-3年後開發商才能通過銷售回款來回收土地支出。房地產是資本密集型行業,從預售轉到現售,必然會導致前端資金佔用大但回收週期長的‘錯配現象’,也會導致開發商拿地積極性明顯下降。」

雖然存在難度,但李宇嘉認為,隨著預售制度的弊端越來越顯現出來,推進現房銷售勢在必行,不過,在此過程中需要「制度先行」。其表示:「推進現房銷售,首先,也是最關鍵的,就是金融支持,如果把開發貸利率降到很低的水平,現房銷售的資金壓力就小了。其次就是地價要降低,住房回歸到消費品,不能再維持那麼高的地價。」

現房銷售推進不能「一刀切」,對此,陳文靜也建議:「要更好地發揮現房銷售模式所帶來的優勢,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建議優先在庫存大的城市或區域試點推進現房銷售,同時加快完善適用於現房銷售模式的房地產融資制度等,逐漸由期房銷售向現房銷售制度轉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徐倩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