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了嗎?王安憶、張煒等人作品獲「2024年度長篇小說五佳」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由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創辦的《當代》雜誌,是國內純文學「重鎮」,以文學記錄中國,刊發了陳忠實《白鹿原》、劉心武《鍾鼓樓》、古華《芙蓉鎮》、阿來《塵埃落定》、麥家《暗算》等多部茅獎精品,見證了一代代優秀作家的成長與蛻變。近些年來,為了進一步研判創作動態、傳播文學價值,《當代》創辦文學拉力賽,啟動長篇小說論壇評選年度佳作,因其公正性與專業性在業內備受肯定。

李修文李修文

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等單位舉辦的「2025當代文學之夜」在鄭州舉辦,現場揭曉並頒發了「2024年度長篇小說五佳」,分別為張煒《去老萬玉家》、邱華棟《空城紀》、王安憶《兒女風雲錄》、李修文《猛虎下山》、張楚《雲落》。本次活動通過人民文學出版社新媒體矩陣、合作媒體的新媒體矩陣同步聯播,全網總觀看量達1100萬次。封面新聞客戶端也對該活動進行了影片直播。

張煒張煒
邱華棟邱華棟

在獲獎感言中,張煒表示自己「一直想寫一部個人最好的作品」,他不斷積蓄力量、投入飽滿的生命,反復修改打磨,終於推出了《去老萬玉家》;邱華棟認為,文學在今天依然有力量,就在於擁有可以穿越時間的想像力,如同《空城紀》中提到的漢代琵琶,經過歲月滄桑,今天仍舊能發出獨特的聲音;李修文說,中斷小說創作多年之後,《猛虎下山》的寫作,喚醒了那種在生命力被磨損後重新奔跑的願望,也喚醒了他對於中國古典文學傳統的認識;張楚表示,《雲落》書寫的是縣城,縣城作為城市和鄉村的交叉點,傳統習俗和時代風潮相互交織、相互滲透,真實的「縣城生活」,與時代發展呈現出一種親密的鏡像關係。因故未能到場的獲獎者王安憶也委託《兒女風雲錄》一書責任編輯杜晗宣讀了獲獎感言,其中提到創作初衷:「我的‘兒女’擔不起歷史存照,卻是為小說而生,至於‘風雲’,雖然是草芥一般的人生,可也逃不出動盪的世事,只不過是沉底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寫的就是他們。」

張楚張楚

本次頒發的「年度長篇五佳」系從過去一年全國範圍內出版的眾多長篇佳作中評出。經過《當代》長篇小說年度論壇評委會認真評議,彙總全國評論家、作家線上投票和大眾讀者網絡投票的結果。

第二十六屆《當代》文學拉力賽各獎項也在當晚揭曉:姚鄂梅《不會飛的海燕》獲年度長篇小說,肖克凡《父親和雕像》、七堇年《火空海》獲年度中篇小說,東君《為張晚風點燈》、艾瑪《房間里的伏爾泰椅》獲年度短篇小說,王樹增《天著春秋》獲年度紀實作品,波爾吉·原野「天地稀聲」專欄獲年度散文作品。90後杜梨、00後杜嶠獲年度青年作家。體現著《當代》不斷髮掘、推舉新人的努力與勇氣。

編輯(右)代宗璞領獎編輯(右)代宗璞領獎

當晚將「年度致敬作家」授予文學大家宗璞。宗璞生於1928年,承南陽馮氏一脈文心,得中外文化經典熏染。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便以沉潛、俊逸的創作風度,名動文壇。2024年,《宗璞文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皇皇十捲,盡顯獨特的「蘭氣息,玉精神」,展現了一位文學大家八十年來的創作成就與藝術追求。

(圖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