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中學生被操場地面燙傷,誰的「大課間」?

#學生被操場地面燙傷是不是沒苦硬吃#【馬上評|中學生被操場地面燙傷,誰的「大課間」?】#媒體談中學生被操場地面燙傷# 據羊城晚報報導,近日,有網民爆料稱,廣東揭陽普寧市第三中學「大課間評比」展示活動中,有學生在進行體育鍛鍊時因天氣炎熱被地面燙傷。該網民稱,5月13日下午兩時,學校組織高一年級進行由教育局組織的大課間活動展示,由於當時天氣炎熱,且學校讓學生進行平板支撐等動作,致使多名學生手部燙傷。

普寧市教育局5月15日回應稱,學校對此高度重視,予以逐一排查情況,發現部分學生手掌泛紅,其中有9名學生手掌起泡或破皮。普寧市教育局表示,要求各地各學校規範和優化體育活動時間、項目及流程,做好安全應急預案,切實保障學生體育運動安全。

原本是為了給孩子放鬆的「大課間活動」,結果讓孩子遭了罪。網民評論說:「好好的大課間活動,孩子打球、跑個步都是好事,為什麼讓孩子做平板支撐?」「這是孩子在活動,還是孩子給老師表演?」「讓學生沒苦硬吃是幹嘛呢?」……

氣象數據顯示,事發當日氣溫達30℃以上,深色塑膠跑道的地表溫度可以突破50℃甚至逼近60℃,皮膚直接接觸兩分鐘即可造成灼傷。但是,校方不僅未調整活動時間,反而要求學生在烈日下完成全程約20分鐘的強度不低的動作。這種對客觀條件的無視,無疑是教育活動的異化。

事後,學校在表揚信中表示:「雖然今天的操場地面溫度較高,但是同學們沒有一人退縮,沒有一人抱怨,始終以昂揚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比賽。」但是,真正的吃苦耐勞,應建立在對風險的充分認知與合理評估之上,而非強迫學生承受本可避免的傷害。心理學研究表明,將無意義的傷痛與「意志力」強行綁定,可能導致學生產生認知扭曲,甚至形成「傷害=成長」的錯誤邏輯。

「大課間評比展示」或許是提前定好的體育活動,未考慮到當天氣溫較高的現實,正如回應所提到的,這時候就應該「做好安全應急預案」,果斷叫停平板支撐,或者改為其他更安全的運動項目。無論如何,導致孩子手掌燙傷的事都是可以避免的。

塑膠跑道的高溫可以測量,教育的溫度卻需用心感知。鍛鍊是為了強身健體,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身體健康,否則就走向了鍛鍊的反面。唯有以人為本、做好預案,根據實際條件科學合理安排鍛鍊項目,才能讓大課間活動更好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