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紅出詩文集丹恩紫棋寫科幻 文學與流行文化雙向賦能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近日,歌手丹恩紫棋在微博上發文宣佈,她的首部20萬字長篇科幻小說《啟示路》已經創作完成並有望年內出版,引發矚目。無獨有偶,歌手韓紅的新書《我與蒙面詩人》已翩然而至。這本由博集天卷聯合湖南文藝出版社推出的詩文集《我與蒙面詩人》,也是韓紅的第一部圖書作品。

明星出書早不是新鮮事情,多數仍停留在寫真圖冊與人生自述的路數。但韓紅和丹恩紫棋的「非典型明星書」則讓人看到藝人在純文學領域內的潛力——如果說丹恩紫棋努力以科幻為舟駛向宇宙終極命題,韓紅則借詩性文字完成一場精神還鄉。
叱吒歌壇幾十年的韓紅,在音樂領域成績卓著,有目共睹。此次出書,這位實力唱將她的成長經歷、內心世界,透過文字的形式給予表達,五十餘載的人生際遇熔鑄成詩行和散文獨白。在詩作《提著月亮,牽著故鄉》中,韓紅用高原、南方等地理意象表達她的思鄉之情, 風格大氣:「我的靈魂遺失在南方的煙雨中/我的軀幹流放至北方的飄雪裡/我的狂野收緊於夏日的山蔭道/我的羞澀懸掛在陌生的小鎮上/我只是孤獨的麥芒/不必有光去照亮/我可以左手提著月亮右手牽著故鄉/南迦巴瓦峰的積雪/融化在我冰冷的心上……」在《煙火與人間》中,她又表現出柔情的一面,「我看見了夢裡的女生/也看見了女生劃的小船/我聽見小橋流水水潺潺/也聽見了吳儂軟語聲聲慢/煙火與霧嵐、繁華與恬淡、短暫與久遠/都付此刻/人世間」。

韓紅的文學才華得到專業作家的認可。雙雪濤讀完韓紅的詩,在推薦語中描述他的感受:「驚訝於其中的辯證,之前以為歌者是抒情的,沒想到在蒙著面的歌者後面有一個矛盾的、準確的、宏觀的詩人。」
如果說詩歌是蒙面的藝術獨白,散文就是敞開心扉的生命剖白。1971年,韓紅出生於西藏昌都,童年時代隨父母在成都。後因家庭原因,9歲的韓紅一個人坐火車前往北京與奶奶、叔叔一起生活。當時火車要走幾天幾夜,穿很多山洞,給韓紅留下深刻印象。韓紅在北京的家在前門大柵欄鮮魚口大街長巷的一個院子裡,緊挨著防空洞,冬天的北京刺骨地寒冷,韓紅跟奶奶一起去防空洞儲藏大白菜,「一邊等街上的白雪被暖暖的陽光融化,等樹上的鳥兒多起來……」
幾十年後,當這個小院子要拆掉,韓紅趕回去見最後一面。近鄉情更怯的她卻不敢走進去,「我怕我會哭出聲音來。」看到家門前奶奶種的大香椿樹還在,她想起以前每到夏天,跟奶奶一起坐在樹下,搖著大蒲扇子乘涼,聽奶奶講關於人生哲理的小故事,關於做人的道理由此植入心裡。藝術細胞敏銳的韓紅從小不喜歡數學,「直到今天我看見數字的第一反應,仍是習慣地稱它們為‘哆來咪’……那些年常常會有小同學舉著我的數學作業本到我家‘報喜’(告狀)……」有一年春天,韓紅所在的小學開春季運動會,老師要求所有同學都要穿白色球鞋一起入場保持統一和整齊。不想逼奶奶買一雙新球的韓紅,在家翻箱倒櫃找到一雙大腳拇指破了個洞的藍色球鞋,用將近一盒白粉筆將鞋塗染成白色。參加短跑比賽時白粉筆消失了……被不知情的老師批評「出風頭,標新立異,不聽話」的韓紅,雖然覺得委屈,卻並不後悔。
從雪域高原到京城胡同,從成長趣事到舞台聚光燈,韓紅似乎是用文字完成了一場遲來的精神還鄉。「我的家鄉在日喀則,那裡有條美麗的河……」看了韓紅的詩,讀了她的散文,再去聽韓紅的歌,感受也變得豐富起來。對於韓紅來說,少年時代在鮮魚口胡同的防空洞里儲存大白菜,在香椿樹下聽奶奶講故事的夏日時光,成為理解她精神原鄉的密鑰。
丹恩紫棋的小說則涉及量子力學、宇宙起源等前沿話題,甚至設定了擁有情感的超級人工智能和多重平行宇宙。這些中場的設置不僅吸引了眾多書迷的關注,還成功引發科幻迷的關注。
從近些年方興未艾的素人寫作風潮,到一線歌手也涉足純文學創作,文學對生命深度的挖掘和提振作用,也再次彰顯。當流行歌手挑戰科幻敘事,實力唱將用文字揮灑詩情筆墨表達真實自我,也為純文學打破結界圈層,更多保持與現實的敏銳連接度,提供一汪清泉活水。
(圖片由出版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