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適宜台青就業創業的寶地」

舉辦就業創業主題沙龍、推出專場招聘會、開展體育交流活動……近日,2025兩岸(廬山)青年交流發展大會在江西九江舉行。大會以「同心築夢、共創未來」為主題,包括180餘名台灣嘉賓在內的海峽兩岸近300名與會者相聚廬山,共話深化贛台合作交流,促進兩岸青年融合發展。
共話發展機遇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龍明彪在開幕禮上表示,大陸經濟發展態勢持續向好向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打造了有利於兩岸青年成長的創新生態。青年是兩岸交流最活躍的力量,希望兩岸青年抓住機遇、發揮優勢、互學互鑒、同心同行。
「青年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是兩岸關係的未來。」全國台企聯會長李政宏說,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和認同感。兩岸青年朋友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增進彼此瞭解,分享各自的生活經歷和成長故事,傳遞溫暖與善意,讓兩岸同胞的心貼得更近、情融得更深。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交流,與江西及大陸各地青年夥伴攜手尋找合作契機。相信青年企業家之間的真誠交流與長遠合作,將為兩岸經貿往來注入無限希望。」台灣商業總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莊承霖認為,青年是時代的見證者,更是創新的實踐者與未來的塑造者。無論是科技創新、社會創業還是文化傳承,兩岸青年更有機會共同探索面向全球市場的創新模式。
近年來,江西全面落實台胞台企同等待遇,在全國較早出台「惠台政策60條」,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基金,打造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江西)南昌、贛州、基恩三大產業園,為台灣青年提供創業孵化、融資對接、市場拓展等全鏈條全生態服務。
分享創業故事
大會期間,兩岸(廬山)青年就業創業主題沙龍同步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青年代表面對面分享交流了自己在贛就業創業故事,共話青年在贛發展新機遇。
「江西在半導體、新材料、電子信息等領域有良好的產業基礎,與台灣的產業發展路徑高度契合,是適宜台青就業創業的寶地。」2022年來景德鎮逐夢的台灣青年紀冠安表示,他建議有意來江西就業創業的台灣青年把自己所學專業與台灣的優勢產業相結合、善於利用各類惠台利民政策、關注江西的特色傳統文化,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發展。
台商二代、江西嘉盛精密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承諭表示,自從他父親2006年來到撫州投資辦廠,全家人已在撫州生活多年,深刻體會到了大陸方面對台胞的熱情友善。「撫州市各政府部門始終像關心家人一樣關心著我們台商企業的發展,給予了我們非常多的幫助指導。」
台籍教師查太元是九江學院文學院的一名副教授,他說,自己學的是文學專業,而江西九江又是一個擁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這極大地激發了他的工作熱情。「在江西工作的這幾年,我也陸續拿了一些獎項,還主持了一個江西省的人文社科項目,可以說是收穫滿滿。」
廣聚菁英人才
政策解讀、現場面試、智能求職……作為本次交流發展大會的專題活動之一,贛台青年專場招聘會日前在江西南昌舉行。招聘會現場氣氛熱烈,江銅集團、中江國際、江西英科醫療等100餘家用人單位,推出了涵蓋電子信息、電氣工程、機械、外貿等行業的1600餘個崗位。其中,南昌統一企業、辰碩電子(九江)、威保運動器材有限公司等16家台資企業也提供了100餘個優質崗位。
參與活動的南昌市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共青團南昌市委相關負責人對「新人才10條」「菁英歸巢——社會實踐崗位」等政策進行專題解讀,並與台灣學生代表座談交流、解答疑問。現場還設置了企業招聘、政策諮詢、智慧就業等功能專區,提供現場面試、政策解讀、智能求職等服務。
來自南昌大學的台生周姵儀表示,活動現場的AI面試是一個比較創新的面試形式,可以讓自己多練習幾次並掌握經驗後再參與正式面試。第一次參加大型招聘會的她,認為未來機遇與挑戰並存,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瞭解市場需求和自己所學專業的匹配度,進而更好地提升自己。
江西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連續舉辦19屆贛台會,設立2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2家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12家省級對台交流基地,吸引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到江西踏浪逐夢。(本報記者 柴逸扉)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5月16日 第 04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