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資金超2億元 「健康投資」騙局,專挑老年人下手
「老年人去體檢中心可以免費聽講座」「聽課就能領雞蛋」「入股健康投資項目年息可達9%」,聽到這熟悉的話術,您會不會懷疑這是一場騙局?沒錯,這就是貨真價實的騙局。但就是這樣「一眼假」的非法集資項目,最終造成800多人受騙,涉案資金高達2億多元。這場以「投資體檢中心項目」為名目的騙局是如何產生的?為何有這麼多人上當受騙?湖南株洲警方近日披露的一起案例,揭開了這類「專挑老年人下手」非法集資案件的真面目。案例要從李先生的一次體檢說起。老人投資體檢中心項目 被騙20餘萬元02:41家住湖南株洲的退休人員李先生因為身體不適準備去醫院檢查,和鄰居老張聊起來之後,對方給他推薦了一家自己最近去過的體檢中心。

被害人 李先生:他說是新開業的,第一次去可以免費做全面體檢。進去之後,佈置、設施看起來很專業,像醫院一樣。工作人員著裝統一,看起來醫生、護士還是很專業的。

李先生順利完成免費體檢後感覺不錯,與體檢中心的業務員小王建立了聯繫。回家後,小王隔三岔五地給他打電話,請他去體檢中心參與一些免費講座。

被害人 李先生:有些講座,專家教授、主任醫師有健康講座,免費聽課。每次去都要簽到,他會給你一些小禮品,一包紙巾、一點雞蛋等。有一次到他們體檢中心之後,小王介紹說他們準備擴大規模,可以到他們這裏投資入股,可以分紅,有利息,當時跟我說大概9%年息。

面對高額回報的誘惑,李先生沒有馬上答應,業務員也沒有勉強,後來李先生因為一些小病痛住院時,他還專程去探望。被對方熱情打動的李先生,在得知鄰居老張也投資了之後,終於決定投資,他瞞著家人去銀行取了款,一年多的時間內,陸續投資了20餘萬元。

被害人 李先生:最開始幾個月,利息都是按時一個月打一次,按時打到我銀行卡上面,五六個月之後,他就不打錢了。我當時就問業務員小王什麼情況,他解釋說他們正在擴大規模,下個月一起打過來。但是到了下個月還沒有,銀行卡還沒收到利息。

李先生又問了鄰居老張,老張也說已經兩個多月沒收到此前承諾的利息了。等他們決定去體檢中心問問情況的時候才發現,體檢中心大門緊閉,早已人去樓空了。拆東牆補西牆 高回報投資實為非法集資意識到投資被騙的李先生趕緊前往公安機關報案,民警初步調查發現,這起案件的受害者眾多,而且大多是老年人。在這家體檢中心背後,嫌疑人究竟是如何編織了一場高回報投資騙局的?接到報案,株洲警方第一時間前往報案人所說的體檢中心進行實地調查。

株洲市公安局荷塘分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 羅洋:發現那是一個比較高檔的租賃門面的公司,這個公司裡面有專門的前台接待人員,也有專門的客戶經理,裡面也有設一些專門講座的課堂,進門也有很多宣傳公司的一些項目,還有電視機播放的一些項目的宣傳片。

警方調查發現,這家體檢中心的最初的老闆是一名叫顏某的嫌疑人,且體檢中心的經營狀況並不好。

株洲市公安局荷塘分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 羅洋:就帶動老百姓去參觀體檢中心,免費給他們做體檢,做一些所謂理療、康養等體檢項目,然後吸引老百姓,讓老百姓相信他們是有實體的,實際上他們體檢中心的經營情況是入不敷出了。

那麼,顏某是如何想到以投資體檢項目為名義,吸收投資人資金的呢?警方發現,這家體檢中心目前還有一個大股東劉某,他的名下還有一個所謂的健康產業公司,兩人合謀之下,先是通過免費體檢等作為誘餌,長期對潛在投資人噓寒問暖進行關懷,逐步取得信任之後,再以擴大體檢項目經營規模為幌子,通過誇大宣傳公司投資前景等方式,編造話術,誤導投資人。

株洲市公安局荷塘分局經偵大隊民警 劉振鑫:他們就推出專門的話術,保本保息,保證年化收益率是多少,而且在前期公司也確實做到了這個收益率。第一批投資人獲得了這個收益之後,他就會向身邊的親朋好友去推薦這個項目。

實際上,這些投資人最初所獲得的收益,都是嫌疑人通過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用後來投資者的本金來發放前面投資者的利息。

株洲市公安局荷塘分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 羅洋:他會定期給你付利息,他付利息的目的就是保障你之後有更多的錢投進裡面去。以多種方式非法集資 6名涉案人員獲刑嫌疑人對投資者宣稱,這些所謂投資項目的回報率遠遠高過銀行正常存款利率,而實際上,這些項目有的是虛構的,有的則一直處於虧損當中,不可能取得嫌疑人承諾的高回報。隨著調查深入,警方逐漸摸清了嫌疑人的作案模式。原來,以劉某為首的嫌疑人團夥在體檢中心之前,就已經以多種方式在進行非法集資。辦案民警發現,最初,劉某等人是在株洲註冊成立了一家擔保有限責任公司,聘請他人以客戶經理的名義對外吸收資金。後來,劉某又在長沙註冊成立一傢俬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將原來擔保公司的業務停辦,以私募基金管理的名義對外吸收資金。

株洲市公安局荷塘分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 羅洋:這個私募基金沒有取得融資和攬儲資質,沒有向金融管理部門報備,它的經營範圍內只有一個所謂的資金受託管理,但是它不具備向社會面不特定人群進行吸收公眾存款的資質。

不久之後,因為資金鏈面臨斷裂,劉某又與顏某合謀,接著註冊成立了某健康產業公司,以擴大體檢項目經營規模的名義繼續非法吸收資金。

株洲市公安局荷塘分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 羅洋:最開始它的規模沒有這麼大,都是陸陸續續吸引的。根據我們調查的情況,截至我們抓獲嫌疑人,複投率包括參與投資的老百姓共計達到800多人,涉及資金達到2個多億,所以這個東西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從擔保融資、基金投資到健康體檢投資,從異地註冊、更換公司名稱到調整運營項目,都是嫌疑人為了非法集資精心設計的套路。2019年以來,在株洲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的統一指揮調度下,包括劉某在內的6名犯罪嫌疑人陸續被抓捕到案。2021年11月,株洲市荷塘區人民法院依法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被告人劉某有期徒刑八年六個月,其他被告人也分別被判處三至六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目前,主犯劉某等人仍在服刑中。哪些非法集資項目專挑老年人下手?打著健康產業、養老項目的幌子讓老年人進行投資,是針對老年人的常見非法集資行為,這樣的非法集資犯罪有什麼特點?還有哪些針對中老年人的非法集資需要警惕?來看公安機關的解讀。民警介紹,以養老為名的非法集資往往要先培養老年人的信任,週期較長,老年人難以察覺。

株洲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 丁華成:比如說先噓寒問暖,送禮物,逢年過節上門做做家務,拜乾爹乾娘,就是通過這種照顧老人的方式,逐漸取得信任。取得信任以後,宣傳這些產品,讓老年人受騙。

除了以養老投資的名目,打著投資文旅產業旗號和以鄉村振興為名的虛假農業項目非法集資等,也是老年人容易上當的類型。

株洲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 丁華成:老人家退休了,手上有一點退休金,子女又不在身邊,所以就出門遊玩去體驗養老生活。嫌疑人就開始推行這些旅行社的辦卡、會員等項目,最後再哄騙老人家說建一個旅遊基地或者養殖基地、農產品基地,響應國家的鄉村振興政策,是大有前景的項目。通過這種方式,哄騙大家來投資。

(原題為《涉案資金超2億元 「健康投資」騙局專挑老年人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