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十足的中國外貿企業:「不倒翁」被摁下去,還會再彈起來
香港時間5月12日15時許,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以下簡稱「聯合聲明」)發佈的時候,有著34年外貿從業經驗的張斌正在複盤前一天的品牌直播,部署成立相應的直播團隊。
聯合聲明發佈後,張斌第一時間算了一下自家產品出口美國的關稅稅率:現在差不多是30%,90天后有可能是70%。「高興也是高興的,畢竟之前積壓的產品,現在有了重啟出口的窗口期,壓力要小一點,但也要冷靜看待。當然,令人欣慰的是雙方在認真談了。」張斌說。
東莞市寶璽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誠偉也算了一下自家產品出口的關稅,「我們現在正緊鑼密鼓跟美國客戶談。」五一假期過後,其公司積壓的牛仔褲就迅速在南京東路上的永安百貨上架。王誠偉深切體會到,「經濟週期及市場波動需要時間去恢復,實體經濟尤其需要更多的市場條件,出口轉內銷這個主題剛開始,不能輕易放棄。」
5月13日,上海環球港出口商品展銷會從商場B2層挪至正門南廣場,展銷外貿品牌從20多個增加到60多個。商場的收銀系統數據顯示,此前21天,展銷會總成交單數超過10萬單。
「我們來參加展銷會,就是想讓更多消費者知道我們,也面對面瞭解消費者的喜好。」採訪中,越來越多外貿企業定位未來的方向:內外貿一體化,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就像「不倒翁」被摁下去,總在找平衡彈回來,屹立不倒。外貿企業不斷升級,探索新出路,這就是中國外貿的韌性。
新嘗試
5月11日下午,上海思樂得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斌站在第一食品店的自家專櫃前,開啟了他的直播首戰。做外貿34年,這還是他第一次當營業員「叫賣」自家產品。

「第一食品店在這之前沒有賣過食品之外的產品,我們想積累直播經驗讓內銷之路走得更長遠,這次直播嘗試雙贏。」當天,張斌快速瀏覽20頁的直播流程書,準備好打算和網民分享的產品故事,時間一到,便套上馬甲出現在鏡頭面前。

5月11日,有著34年外貿從業經驗的張斌,開啟他的直播首戰。
得光明食品集團相助,4月30日,這家90%產品出口、50%產品銷往美國的外貿企業,在第一食品店南京東路店開出這個不足10平方米的櫃檯。直播當天,店裡的消費者絡繹不絕,原本計劃兩小時結束的直播,最終耗時3個多小時,實時營業額將近3萬元。看到國內消費潛力的張斌,當即決定組建品牌自己的直播隊伍,「我們希望告訴大家,不是賣不出去的貨才拿回來賣,不管外貿還是內銷,我們都要做精品。」
不過,令張斌沒想到的是,新一輪直播部署還沒結束,5月12日一早,手機就收到新聞彈窗:中美達成重要共識,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
直覺告訴他,之前因為「關稅戰」僵掉的對美貿易,有可能迎來轉機。他隨即向公司的相關部門發去消息:隨時準備和美國客戶聯繫,做好恢復貿易的準備。
5月12日15時,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佈。按照聲明內容,美國將:(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令中規定的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商品)加征的從價關稅,其中,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按該行政令的規定對這些商品加征賸餘10%的關稅;(二)取消根據2025年4月8日第14259號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號行政令對這些商品的加征關稅。
張斌迅速算了一筆賬:談判前美國關稅已經加到了145%,現在差不多減到了30%。這意味著,之前因加稅積壓的集裝箱,能出口了。當晚至5月13日,公司開始一一與美國客戶溝通,洽談恢復業務。
「說實話有點出乎意料,也很高興,但更多的是要冷靜。」張斌說,新一輪談判,其實相當於將關稅降到了一個多月前。那時候,關稅已經增加了。「之前的貨出掉一些,我們的壓力就減輕一些,這是好事。但我們的工作還是要一如既往地做,比如產品研發、降本提質,還是首要任務。精品化內銷道路,也不能停歇。」張斌說。
窗口期
和張斌一樣,聯合聲明一出,王誠偉就立即計算出眼下自家貨品出口美國的實際概率。「總體成本還是高了,我們現在正緊鑼密鼓地跟美國客戶談。」王誠偉說。
東莞市寶璽服裝有限公司成立已經20年,始終專注牛仔洗水類產品的研發與製造,在廣東東莞與江西贛州設立了兩大生產基地。公司八成商品出口美國,新一輪關稅戰下,幾十萬件貨品積壓在倉庫。4月24日,他們聯繫上百聯股份,僅用一週左右的時間,貨品就在永安百貨上架銷售。

5月11日,永安百貨三樓的牛仔服專櫃。
澎湃新聞記者在永安百貨看到,24平方米的櫃檯上清一色陳列著女士牛仔褲,以長褲為主。
「我們商場成立了內外貿一體化工作專班,特事特辦。我們和寶璽採用的是聯營聯銷的合作模式,他們負責出貨,其他的事情我們全程託管。」永安百貨經理助理全軼斌介紹,「自5月6日上架以來,來購買或者看貨的顧客絡繹不絕。大部分都是一兩百塊一條,性價比很高。第一批貨很快就賣光了,在第二批貨來之前,好多顧客都留了電話,他們還會再第二次第三次跑過來,一旦有貨他們還會多拿兩條。」
「這波出口轉內銷,我們找了多家百貨公司合作,百聯股份的響應特別快,讓我們倍感溫暖和鼓舞。」王誠偉告訴記者,和這種「心安」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外貿形勢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王誠偉說,眼下對於工廠型外貿企業來說,一方面「做好了的產品,抓緊出貨」,另一方面「30天內能夠完成生產的貨物,抓緊進行生產,之後迅速安排出貨」。90天的窗口期,原材料訂購一個月,海運一個月,留給生產的差不多也是一個月。
這種緊迫感,迅速瀰漫外貿出口企業。
5月13日早上7點,位於上海鬆江的塔彙針織廠生產車間就已開始忙碌,縫商標、熨燙、打吊牌,各個工種上滿發條。這家企業的產品,絕大部分出口美國。今年4月,美方輪番加征關稅後,工廠一度暫停了生產。「聯合聲明是5月12日發表的,我們當天深夜收到了美國客戶的出貨通知,在車間里堆放著的5萬多件衣服,終於開啟了最後的生產工序。」董事長虞劍芬說,「客人其實也很著急,他們已經訂好17號的集裝箱,如果檢驗合格,17號就開始陸續出運了。」
至於90天「窗口期」後的發展態勢,王誠偉和虞劍芬都表示不能高枕無憂。「內外貿一體化不能停。作為企業,我們說到底要回歸到企業的經營中去,做好產品、服務的升級,積極開拓市場和擴大溝通。」
強韌性
5月13日,上海環球港出口商品展銷會從商場B2層,挪至商場正門南廣場。場地更大了,品牌也從20多個增加到60多個,有近萬款商品參加展銷。

5月13日,上海環球港出口商品展銷會從商場B2層,挪至商場正門南廣場。

蘇州貝昂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此次新參加展銷的外貿企業。「我們公司70%產品出口,其中30%銷往美國。聯合聲明雖然發了,但後續美國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太多,我們越來越意識到開拓國內市場的重要性。」公司行業拓展部總經理廉誌誠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來參加展銷會,就是想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品牌,他們也面對面瞭解消費者的喜好。
比如,公司核心產品是空氣淨化器,也有淨飲機、風筒、除蟎儀、加濕器、除濕器以及寵物產品等。但展銷會上,最先被「圍觀」的產品是風筒,這款該公司最新研發的新品,線上正常售價300多元,活動價199元,展銷會現場售價150元,一上架幾乎秒空。
上海旺盈鞋業有限公司的鞋則成為了此次展銷會的寵兒。標價58元、99元的女鞋,在美國售價58美元、99美元。一款鞋面羊皮包絲綢的女鞋,成為了這裏的「斷貨王」。
「我們工廠是訂單式,每接一個訂單,我們都是重新設計、打樣發往美國。這兩天是我們新款開發最忙的時候,平常我是做質檢的,這幾天抽調到展銷會幫忙。」公司「營業員」楚婷婷介紹,此次展銷會是公司第一次做內銷,之前產品全部出口美國。這次參加展銷會,也讓公司也看到了內銷的巨大潛力。現在,公司已經統計此次熱銷款,根據消費者的喜好,在開發新款了。
和展銷會上的參展企業略有不同,蘇州吉利鼎海洋生物科技公司幸運地將其膠原蛋白肽專櫃開進了上海第一百貨商業中心的滋補商品專區。
「正常3到6個月的審批流程,我們特事特辦,五天落地。」第一百貨商業中心現場主管朱晉介紹。
5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在商場採訪時,該品牌副總經理張曙賢首先亮出的,是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出具的「同線同標同質預包裝食品認證證書」。發證日期為5月2日,這意味著,拿證和開專櫃,幾乎同一時間完成。

吉利鼎公司出示的「同線同標同質預包裝食品認證證書」,發證日期為2025年5月2日。
「拓內銷,一開始我們最擔心的是國內消費者對我們產品的認知和接受程度。比如,對接外貿渠道時,往往我們只需要介紹,產品獲得歐盟證書,客戶就一路綠燈。但面對消費者,我們要介紹的內容要多很多,比如產品合格性、優勢等。」張曙賢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們也收穫了驚喜。比如,五一假期開張以來,每天都有成交,甚至還碰到過年輕顧客一口氣買6盒,作為送給媽媽的母親節禮物。
「中國製造業發達,製造業配套企業完備,響應也迅速,這在很多國家都是難以比擬的優勢。高質量外貿內銷一體化的路子,我們會一直走下去。」在張曙賢看來,中國外貿企業的韌性,來自於完整、強大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也來自企業自身的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