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觀察|一片茶葉何以撬動千億產業?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江淮五月,茶香氤氳。5月16日,2025第十七屆安徽茶博會於合肥啟幕,以「中國徽茶,迎客天下」為名,彙聚省內外800餘家茶企、1300餘家採購商,共繪徽茶產業新圖景。

作為傳統優勢產業,安徽茶脈綿延千年,黃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門紅茶、太平猴魁享譽世界。而今,這片承載著自然餽贈與文化密碼的綠葉,正以科技為筆、創新為墨,在數字化浪潮中書寫產業升級的答卷——茶香氤氳間,一場傳統茶產業的革新正悄然萌芽。

從「田間」到「雲端」:科技賦能重塑產業鏈

在安徽祁門紅茶產業集團的生態示範茶園,5G信號如同無形的根系深入沃土。工作人員通過遙控啟動自動化噴灌系統,數百畝茶園便能實現一鍵灌溉。茶園萊恩裝的蟲害防治系統,採用聲、光、電、生物干擾技術,實現了茶葉生長環境的智能化管控。

「5G智能化茶園管理系統實時監測蟲情、氣候、苗情,茶園的種植防控及植保管理更加智能化、便利化了。」安徽祁門紅茶產業集團董事長薑紅向記者介紹。

「消費者只需掃瞄二維碼,即可獲取每一批次黃山毛峰的產地信息、生產加工過程、質量檢測報告等詳細內容,確保茶葉來源的真實性和安全性。」2024年3月,安徽省首個茶葉數字化管理平台——黃山市茶產業大腦上線試運行,涵蓋產品防偽溯源、數字茶園精細化管理、茶業資源要素整合等多項功能,這個數字化中樞如同茶產業的「智慧中台」,將茶事轉化為可量化、可追溯的數據圖譜。

「茶產業不能再走‘看天吃飯’的老路。」安徽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一位研究員直言。他透露,全省已建成5G+智慧茶園示範基地12個,物聯網設備覆蓋率達30%,部分龍頭企業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從茶園到茶杯的全流程溯源。

「十四五」以來,安徽聚焦打造千億級茶葉綠色食品產業目標,實施茶產業振興行動,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融合,茶文化、茶產業和茶科技統籌發展。據農情調度,2024年,我省茶園面積穩定在320萬畝,干毛茶產量18.1萬噸、產值239億元,分別位居全國第六、第八、第七位。茶葉全產業鏈產值突破900億元。

科技賦能正在打破安徽茶產業「小散弱」的困局。過去,徽茶雖名品眾多,但標準化程度低、抗風險能力弱。如今,從智能種植到精準加工,從質量溯源到電商直播,一條覆蓋全產業鏈的數字化鏈條正在形成。這不僅提升了產品競爭力,更讓「徽茶」二字有了科技重要性。

從「單品」到「IP」:文化賦能打造新消費

當傳統的茶葉不再被年青人青睞,茶產業必須研判年輕群體的消費趨勢,跨界勢在必行,茶產業須跳出”農產品”思維。

伴隨著黃山毛峰與瑞幸咖啡碰撞出春日限定拿鐵,紅茶面膜成為美妝界新寵,冬茶與啤酒完成跨界碰撞……安徽茶業逐漸實現從農產品到生活方式的蛻變。

本屆茶博會聚焦年輕業態,推出徽茶劇場、跨界調飲、後備箱茶館等多種年輕業態茶體驗場景,用「茶+模式」拉近年青人與傳統茶的距離。同時為專注輕量化包裝、風味茶飲等創新賽道的青年茶企提供茶創空間,展示青年茶創意。

謝裕大茶葉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總監汪濤向記者介紹,今年是黃山毛峰創製150週年,此次茶博會謝裕大帶來了全系經典好茶和眾多跨界新品,除了有經典的安徽四大名茶展示和品飲,還有跨界重磅新品黃山毛峰茶啤酒正選首戰,也有適合初夏季節的冷泡茶和毛峰抹茶冰淇淋等。

此外,傳統茶產業的生態也在「茶文旅」的創新實踐中悄然蛻變,從單一生產走向體驗經濟。

吃有茶宴、品有茶道、住有茶棧、遊有茶園、行有茶山、購有茶禮……安徽充分挖掘徽茶歷史,融合茶文化茶產業,推進非遺傳承和產業振興,開發特色旅遊路線,打造茶旅品牌,實現產業升級。

截至目前,安徽打造「雲上茶鄉·清涼富溪」「親山茶路·雲上之旅」等國家級茶旅精品線路29條、省級茶旅精品線路20條。以「茶文旅」為代表的三產產值超過380億元,成為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增長點。

文化賦能讓徽茶從「土特產」升級為「文化符號」。當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茶產業必須學會講好故事。從挖掘歷史底蘊到創新消費場景,從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到培育個性化IP,徽茶正在探索一條「茶+文旅」「茶+文創」「茶+康養」的融合之路。

從「本土」到「全球」:開放賦能拓展新賽道

在茶博會國際交流區,德國採購商漢斯正與黃山王光熙鬆蘿茶業股份公司代表用翻譯軟件熱烈交談。「我們看中了你們的有機認證和歐盟標準生產線。」漢斯指著展台上的「RCEP茶產業合作聯盟」標牌說。而在另一側,合肥海關工作人員正向茶企講解「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帶來的機遇。

「公司已經連續十七屆參加安徽茶博會了,通過茶博會平台宣傳推介,‘白雲春毫’從區域性小品牌發展為省內一流茶葉品牌,為我們走向全國乃至全球增加了信心。」安徽白雲春毫茶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晨為茶博會點讚。

本屆茶博會設置外貿優選和國際展區,增加高質量外貿優品供給,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邀請巴基史丹、阿聯酋等駐滬總領事(領事)和馬來西亞、尼泊爾、蒙古等國家合作社參展參會,增強徽茶影響力,助推徽茶走向世界。

數據顯示,2024年安徽省茶葉出口2.4億美元,在中國內地綠茶出口額省區市排名中位列第2。今年1-3月,全省出口茶葉1.8萬噸,同比增長10.9%。全省茶葉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盟、東歐、非洲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今年1-3月對上述區域出口分別增長42%、14.9%、6.3%和5.9%,其中對德國、烏茲別克史丹和阿爾及利亞出口分別增長41.6%、46.4%和14.9%。

開放賦能讓徽茶從「地方名片」邁向「世界語言」。在RCEP生效、跨境電商崛起的新格局下,安徽茶產業正以「標準化生產+國際化認證」破局。但挑戰依然存在:如何突破文化壁壘?如何應對國際茶企的競爭?這需要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形成合力,從品牌輸出到標準輸出,從產品貿易到文化輸出,構建真正的全球競爭力。

這片承載著千年文明的葉子,正在科技、文化、開放的賦能下,書寫著新的產業傳奇。茶產業的未來,不在茶杯里,而在天地間。當安徽茶人以創新為犁、以開放為帆,徽茶的「千億目標」,正從夢想照進現實。(記者張賢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