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比出「石頭、剪刀、布」 機械手與操作者神同步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Play Video
Play
Mute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Seek to live, currently behind live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Playback Rate
Chapters
Description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Subtitles
- subtitles settings, opens subtitles settings dialog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Audio Track
Picture-in-Picture
Fullscreen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Text
Color
White
Black
Red
Green
Blue
Yellow
Magenta
Cyan
Transparency
Opaque
Semi-Transparent
Background
Color
Black
White
Red
Green
Blue
Yellow
Magenta
Cyan
Transparency
Opaque
Semi-Transparent
Transparent
Window
Color
Black
White
Red
Green
Blue
Yellow
Magenta
Cyan
Transparency
Transparent
Semi-Transparent
Opaque
Font Size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300%
400%
Text Edge Style
None
Raised
Depressed
Uniform
Dropshadow
Font Family
Proportional Sans-Serif
Monospace Sans-Serif
Proportional Serif
Monospace Serif
Casual
Script
Small Caps
Reset restore all settings to the default valuesDone
Close Modal Dialog
End of dialog window.
編者按
5月15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多路探訪第二十屆光博會特色展區,操縱機械手猜拳、目睹先進的無人機「停機坪」……深刻感受我國光電子信息領域發展成果。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 張真真 馬雲俊
戴上一副特製手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出「石頭、剪刀、布」,身旁的機械手也實時比出「石頭、剪刀、布」。

5月15日,第二十屆「中國光穀」國際光電子博覽會華工科技展台,工作人員為觀眾演示複雜曲面六軸激光微孔加工裝備。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更為神奇的是,記者懸空作出拿試管的動作,機械手同步從試管架上精準捏住試管;記者小臂上抬,它也同步向上取出試管;而後,左右展示、放回等動作均與記者神同步,一氣嗬成。
一連串流暢的動作,引得圍觀人群嘖嘖稱奇,紛紛拍照拍影片,「感覺棒極了!」
科幻大片《環太平洋》和《鐵甲奇俠》中對機械裝甲的科幻想像,已在5月15日的光博會上成為現實。
這套由灝存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運動神經中樞系統」,成為第二十屆光博會首日「最靚的仔」。
灝存科技CEO熊鵬航介紹,這隻機械手的轉角精度可以精確到千分之一度,延遲則控制在3毫秒以內,這對肢體動作識別十分關鍵。展台工作人員透露,在公司實驗室里,機械手已經可以從桌面上自如抓取一枚硬幣。
「動作數據是機器人的‘行為準則’,哪個關節動、動多大幅度,全都由運動神經中樞系統說了算,類似於人的小腦。」熊鵬航說,公司研發的運動神經中樞系統,包含穿戴型肢體動作識別設備、動作數據採集與大模型訓練軟件。傳感器精密捕捉人體動作後,由計算機分析並轉化為動作數據,機械手就能學習並模仿人類的動作。「我們七年間迭代了十代傳感器,連帕金森患者的手指顫動都能捕捉。」
人形機器人,當前最熱門的產業之一。10年前,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的人形機器人因為能流暢完成空翻動作而引發熱議。今年央視春晚舞台上,宇樹科技研發的能扭秧歌、會丟手絹的機器人令人嘖嘖稱奇。縱觀這些業界「明星」,無一不具備強大的運動神經中樞系統。
在湖北,「勞動者」「荊楚」「神農」「天問」「楚寶」等10款人形機器人,正加速迭代。
熊鵬航透露,公司目前正與國內多家知名高校、重點實驗室、人形機器人頭部公司展開合作,讓人形機器人的「小腦」越來越聰明。
100公斤機庫支持自動換電
不到2分鐘讓無人機「滿血複活」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
無人機可以自動換電池了!
5月15日,第二十屆光博會現場,光穀企業普宙科技展出旗下K01、K02、K03三款無人機機庫,其中K02可支持為無人機自動換電。
K02機庫體重超過100公斤,無人機返回機庫後,「停機坪」上的4根推杆會將其挪至中心點,與定位銷對齊後,機械臂伸出將電池拆下,換上新電池。不到2分鐘,無人機「滿血複活」。
普宙科技工作人員介紹,K02機庫可搭載4塊電池,每塊電池可為無人機提供45分鐘續航。電池電量從10%充至90%僅需50分鐘,這意味著在半徑8公里範圍內,無人機可做到24小時不間斷飛行,效率拉滿。
K03機庫體積較小,內部僅能容納一台無人機。小個子也有大智慧,這座機庫自重不到50公斤,可以被布設到信號塔、電燈杆上,十分方便。
與K03適配的無人機,起落架底部安裝了4顆滾珠。無人機返航時,通過北鬥導航定位系統自動尋找機庫,即將降落時,安裝在底部的飛行時間傳感器自動識別機庫上的二維碼,成功「握手」後緩緩降落。「停機坪」形如4個漏鬥,無人機在降落過程中,即便遇到強風等極端天氣,也可借助起落架上的滾珠「滑」入漏鬥底部。停穩後,「停機坪」自動收回機庫,無人機充電觸點自動對位,開始充電。
這套系統,如今已在武漢東湖高新區範圍內布設超過100台套,深度參與公安、消防、應急等部門的工作,曾為光穀馬拉松等活動提供關鍵保障。
K01機庫形似一座餅狀「炮塔」,採用封閉式設計,不懼風雪凍雨、落物堆積。這座機庫搭載專業級四旋翼大型無人機,可用於能源巡檢、特情處置等場景。
普宙科技工作人員介紹,無人機機庫的出現,致力於實現行業應用的「去飛手化」。機庫集成風速計、雨量計和氣壓計,可深度感知周邊環境。內部搭載的智能系統,可自動為無人機規劃飛行路線。工作人員在後台輸入指令,無人機一鍵起飛、一鍵返航,把後續工作交給AI。
「未來的無人機機庫,將向著小型化、模塊化方向持續進化,通過換裝設備,一架無人機離‘家’之後可以從事不同工作,成為城市治理、行業應用的多面手。」
「洋專家」點讚長飛光纖技術:
「正是建設海底電纜亟需的!」

湖北日報訊 (記者馬雲俊、通訊員張雪芳)「武漢科技發展速度令人驚歎!」5月15日,第二十屆「中國光穀」國際光電子博覽會開展,來自蒙古、巴拿馬等國的73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受邀參加光穀「企業開放日」活動,深入華工科技、銳科激光等龍頭企業產業一線,追尋合作之「光」。
在華工科技產品展示廳,岡比亞大學信息系統主管阿卜杜拉被三維五軸激光切割設備深深吸引,毫米精度的激光雕刻技術更令他折服:「相較西方企業的產品,光穀企業的技術方案兼具尖端品質與合理成本,這種性價比對發展中國家極具吸引力。」而當得知這裏的光纖光纜產量佔據全球四分之一市場份額,長飛光纖已連續多年領跑行業時,他當即表示:「這正是我國建設第二條海底電纜亟需的技術支持。」
馬來西亞蘇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學計算機系講師黃有成則在3D打印機前駐足良久。「高精度模型能直觀展示設備中的複雜結構,對實操教學具有革命性意義。」他表示,隨著馬來西亞加速佈局數字經濟,期待與光穀在智能設備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第一次來光穀,就見識到本地光電子信息和激光產業的亮眼實力,在這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追趕。」蒙古IT產業園客戶經理恩古恩梅倫坦言,她和團隊成員正提速招引全球高科技項目,「特別歡迎光穀領軍企業赴蒙古共拓市場!」
此次「光穀企業開放日」活動,結合光穀產業特色,設置「激光光學」「光通信與光芯片」「兩創融合」等3條參觀路線,吸引外賓在生產線上探討技術革新,在實驗室里洽談合作意向。
從中國光穀走向世界光穀,烽火通信、長飛光纖等一大批光電子信息產業代表性企業佈局海外,業務延伸至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這裏獨特的開放磁場吸引了1200多家外資企業在此紮根,成為名副其實的開放高地。
華為展示萬兆園區
眨眼間可下載一部高清影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
你家的寬帶速度有多快?200兆、500兆還是1000兆?
網速越快,下載速度就越快,家裡能帶動的網絡設備越多,手機看超清大片也越流暢。
目前,我國寬帶網絡已進入「千兆普及,萬兆啟航」的發展階段。
5月15日,第二十屆光博會上,華為展示了基於F5G-A技術的萬兆園區。
華為展台工作人員以醫院為例,一份病理切片數據高達2~3G,使用專用的千兆網絡下載,理想狀態下耗時20~30秒。但絕大多數醫院無法單獨為病理切片分析架設專用網絡,如果是全院共用一條千兆網絡,下載一份病理切片數據耗時長達十幾分鐘甚至幾十分鐘。
破題方法在於網絡升級。萬兆網絡相比千兆網絡,網速更快、時延更低、併發量更大,就好比將2車道高速公路拓寬成20車道高速公路,流量上限提升十倍。
上述工作人員說,對病理切片分析能力有極高要求的醫院,通過架設專用萬兆網絡,可以把每天1000G數據下載量的用時壓減到分鐘級。
不僅如此,萬兆網絡相比千兆網絡擁有更高的上行速率,可以將病理切片數據更快地上傳到雲端服務器,疊加大模型技術實現AI輔助診斷,這在千兆網絡時代難以想像。
「無光不AI。」華為有關負責人表示,萬兆醫院只是萬兆園區的一個典型應用場景。未來,萬兆酒店可以把送餐機器人、全屋智能家電、酒店管理系統全面納入「一張網」,高峰期躺在酒店床上刷影片不再「人擠人」;萬兆工廠可以有效減少產線旁交換機、弱電箱的布設,壓減智能工廠建設成本,提高網絡集成度;萬兆校園最多可同時接入超過6萬部智能終端,影片會議、影片電話、安防監控、物聯網、校園廣播等功能模塊可同時高效在線……
去年年底,中國電信在武漢市武昌區綠地海珀禦觀小區試點開通全省首個家用萬兆網絡,眨眼之間下載一部高清影片已成現實。
不遠的將來,無論是在家,還是在醫院、工廠、學校、酒店,人們都可享受萬兆高速網絡支撐下人工智能帶來的巨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