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壇醫院成立國內首個腦機接口臨床與轉化病房

新京報訊(記者戴軒)5月17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腦機接口臨床與轉化病房揭牌成立,該病房由北京天壇醫院牽頭,聯合國內多家科研單位共建,未來將圍繞腦機接口開展科研攻關、臨床試驗,並推動相關科技成果轉化,實現腦機接口技術發展從「科研驅動」向「臨床牽引」邁進。據悉,這也是國內第一個將腦機接口技術應用於臨床的病房。

5月17日,北京天壇醫院,工作人員演示人工智能多模態腦機接口平台。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5月17日,北京天壇醫院,工作人員演示人工智能多模態腦機接口平台。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病房主任、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學中心常務副主任曹勇介紹,目前,這個病房已經承擔「北腦一號」腦機接口設備的臨床試驗。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所、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機構參與病房共建,並將依託北京市腦機接口重點實驗室,形成「醫—工—研—產—政」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體系。

轉化病房將組織和推動全國多中心臨床試驗,牽頭製定腦機接口相關的倫理規範、準入標準和臨床路徑指南等,探索中國特色的腦機接口技術發展道路,未來還將打造成為面向全國的臨床醫生、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的培訓平台,推動腦機接口相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構建科技創新、標準製定、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四位一體的發展格局。

5月17日,北京天壇醫院,現場展示的數字腦電圖儀。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5月17日,北京天壇醫院,現場展示的數字腦電圖儀。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據介紹,病房將設立獨立的專家工作站、項目管理組和博士後科研團隊等,通過多種先進設備和技術,打造一體化的腦機接口技術平台,實現對患者的評估、調控、訓練,通過閉環神經調控、非侵入式/侵入式BCI技術、智能康復系統等,推動多種疑難重症患者的功能恢復和生活質量改善,以實現「從技術原型到床旁應用」。

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繼宗在揭牌儀式上表示,腦機接口是未來醫學的重要入口,希望通過腦機接口臨床與轉化病房的建設,把握住腦科學發展的關鍵節點,在腦機接口技術的科學性、可及性、安全性等多方面全面發力,不僅引領中國的腦機接口技術走向國際前沿,更要實現腦機接口從技術突破走向全民受益,讓患者真正得益於科技的進步。

北京天壇醫院黨委書記嶽小林表示,北京天壇醫院將繼續發揮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的平台引領作用,以專業病房的建設為抓手,持續推動高水平創新成果轉化為高質量診療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健康生活的嚮往。

編輯 白爽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