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理化所公眾科學日來了,觀眾排隊體驗「低溫桑拿」
在-110℃的環境中「凍」一分鐘是什麼感覺?中國科學院理化所2025年公眾科學日活動5月17日舉辦,低溫冷療、不怕水的紙等項目和互動活動吸引觀眾排隊體驗。當天的科學盛宴吸引了超過5000名公眾參與,通過沉浸式互動實驗、前沿科技成果展示及科學家面對面交流等活動,展現「科研與科普的雙向奔赴」。
30餘個互動科學實驗涵蓋多學科
作為一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所,理化所公眾科學日活動最大的特色就是科學實驗眾多,涵蓋光化學、低溫技術、仿生材料、激光技術等多個學科。今年,理化所設計了30餘個互動科學實驗。
「理化嗨劇場」的舞台上一會兒冒煙、一會兒冒泡,滾動表演的大型科學實驗秀全天上演。胡忠軍研究員等表演的「哪吒來了!解鎖電影里的超能力」,設計了一系列實驗,用科學解讀哪吒神話裡的「超能力」。「魔法金屬變形記:探秘液態金屬的‘七十二變’」「芯片上的實驗室」「航天器的隔熱服——氣凝膠」……一系列基於前沿研究成果的科學實驗秀,用輕鬆愉快的方式,展示硬核科技。

5月17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所舉辦2025年公眾科學日活動。在「理化嗨劇場」,胡忠軍研究員表演科學實驗秀「哪吒來了!解鎖電影里的超能力」。中國科學院理化所供圖
「魔術一條街」板塊展示了沙塔蠕蟲蓋房記、液態金屬黑科技、消失的顏色、活捉腫瘤細胞、給蘋果做「體檢」、不怕水的紙等科學實驗,成為火熱的「科學樂園」。
在「不怕水的紙」展區,工作人員將水噴在紙上,只見水珠像在荷葉上滾動一般,並不會將紙打濕。她解釋說,不怕水的紙就是全降解疏水紙,可以替代塑料,作為一次性包裝使用。「纖維素是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可再生資源,它們來源於竹子、硬木等,也是紙張的主要成分。但纖維素的親水性以及纖維的毛細作用會導致紙張在遇水後強度急劇下降,無法正常使用。」參考荷葉表面的微納結構,科研人員使用機械化學法,對纖維素改性,製備疏水片狀纖維素,並將其製備成紙用防水劑,應用於紙張表面。
液氮式全身低溫桑拿艙亮相
活動現場,公眾還可以體驗低溫冷療、激光影院等項目,感受科技創新帶給生活的改變。記者注意到,一個液氮式全身低溫桑拿艙吸引了大家的關注。體驗者可以戴手套、換棉鞋進入-110℃的艙體環境,進行一分鐘的體驗。

「冷療」有什麼用?理化所博士生高深說,低溫刺激可以促進細胞因子、內酚酞等分泌,同時讓血管先收縮後擴張帶走體內雜質。「國外有不少體育明星就使用這種機器,加速運動後恢復。比如大型賽事之前,運動員會進行大量訓練,導致身體積聚大量乳酸,低溫刺激有助於他們快速康復。他們使用的冷療艙溫度可以調至-160℃。此外,低溫刺激還有改善睡眠質量、增強免疫力、提高代謝、燃脂塑形等功效。」
低溫刺激為什麼不會凍傷?體驗者進艙出艙會有什麼感覺?大家在排隊體驗時拋出疑問。據理化所製冷與低溫中心助理研究員王憲介紹,這是由於萊頓弗路斯特效應,液體不會潤濕炙熱的表面,而僅在其上形成一個蒸氣層保護膜。並且冷療時間比較短,通常不超過3分鐘,而低溫氣體導熱慢,冷療後人體表面溫度仍在10℃左右。
王憲說,大家現場體驗一般只有1分鐘,新鮮感和好奇心會抵消一些對寒冷的感受,出艙時大家會有血管舒張的感覺,想要伸個懶腰,一上午已經有幾十個觀眾進行了體驗。「目前研究團隊研發了機械式全身低溫冷療艙,無需氮氣製冷,在技術上更加先進。」此外,他還介紹了不適合冷療的情況,比如有嚴重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