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繼承中傳承四川曲藝薪火!諧劇表演藝術家王磊成都收徒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5月18日傍晚,一場意義特殊的收徒儀式在成都舉行。中國曲協諧劇藝委會秘書長、成都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諧劇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王磊,喜迎三位新弟子——周楊怡、高瑗、王貫宇。封面新聞記者現場看到,在眾多曲藝界前輩的見證下,三位弟子行三鞠躬之禮,正式拜入王磊門下,開啟四川曲藝領域的新徵程。

拜師拜師
王磊贈送弟子諧劇作品集王磊贈送弟子諧劇作品集

收徒儀式開始前,王磊接受封面新聞記者獨家專訪,他用「感慨、感動、感謝」三個關鍵詞來形容自己的心情。談及「感慨」,王磊透露:「今天這個日子並不是刻意選的,但恰恰是18年前的5月18日,我開始肩負所在家鄉景區的文化宣傳工作。」那時的他,滿懷著為旅遊發展助力的憧憬。而18年後的同一天,王磊已成為專業院團的曲藝演員——四川省曲藝研究院青年諧劇表演藝術家。

王磊發言王磊發言

「跟著沈伐、李伯清兩位師父學了這麼多年,我不敢說自己有多大的成就,但起碼這十幾年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收穫、總結了很多的經驗。加上我現在屬於年齡在長、頭髮在掉的階段,就急迫地想把學到的東西分享出去、傳下去。」從繼承到傳承,從曲藝學徒到為人師父,角色的轉變讓王磊深感命運的奇妙安排,也更加堅定了他傳承四川曲藝的決心。

「我們曲藝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是培養人才,如果不及時抓住當下熱愛曲藝且有潛能的年青人,及時將這門藝術傳承下去,等以後再想著去培養新人,難度可能會大大增加。」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愈發急切地想要將自己所學傾囊相授,也希望借收徒儀式,為四川曲藝注入新鮮血液。

王磊發言王磊發言

王磊的感動,則源自一路走來眾多人的支持與幫助。他深情回憶了當年選擇曲藝道路時,哪怕前途迷茫,但妻子樂豔瑕仍毫無保留地站出來支持他。這份相濡以沫的支持,讓他無比動容。同時,王磊也對一路上給予自己幫助的長輩、領導、同行心懷感恩。不管是創作上的指導,還是舞台演出時的鼓勵,亦或是對曲藝事業的熱愛和無私奉獻,都讓王磊感動萬分。

最後,王磊特地向曲藝界前輩、師父、師兄弟及家人表達感謝,感謝他們多年來的培養、栽培、包容和支持。同時,他也對三位徒弟表達了感謝,感謝他們對自己的認可和信任。談及對三位弟子的期望與囑託,王磊表示:「既然選擇了曲藝這門藝術,就一定要把它好好地繼承下來,然後傳承下去。」他直言,自己做徒弟還沒做夠,現在成為師父,必將像自己的師父一樣悉心指導自己的弟子們。「從繼承曲藝、到傳承曲藝,我做到了。現在我把我師父們教的東西傳給徒弟,接下來他們也要承擔起這個責任,在繼承中傳承,就像血脈、基因一樣一代傳一代,讓四川曲藝生生不息。」

在徒弟培養方式方面,王磊有著清晰的規劃:「現階段肯定是先用傳統作品來練手,在舞台上把自己的膽兒破了,不斷實踐積累經驗,接下來再打造自己的原創作品。」他希望子弟們先守正再創新,「最開始學習師父,越像越好,到後來要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自己的流派。舞台上,規規矩矩、工工整整,觀眾一看就知道這不是野路子,是專業學習培訓過的。到後來慢慢地,一看就是‘老江湖’、老戲骨了,在演出實踐中逐步達到這樣一種遊刃有餘的狀態。」

嘉賓祝賀嘉賓祝賀

當天,眾多四川曲藝界人士紛紛到場見證這一重要時刻。沈伐、李伯清、張廷玉、張徐、包德賓、田臨平、張旭東、林曉東、李多、袁國虎、吳丹、吳瑕、陳功、李雪飛等來自諧劇、散打評書、金錢板、四川清音、四川揚琴、評書、相聲、編劇等曲藝藝苑的嘉賓齊聚一堂,共同為傳承四川曲藝加油助力。四川省曲藝研究院書記陳善明、四川省曲協副主席沈軍、四川省非遺保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何政軍、四川省非遺保護協會副會長郭桂玲、四川省劇目工作室原主任張兼蓉等也出席了儀式。

沈伐沈伐

李伯清

張旭東

李兵

袁國虎袁國虎

儀式現場,王磊的兩位師父——著名諧劇表演藝術家沈伐、著名散打評書藝術家李伯清,同門師兄、中國曲協副主席、四川省曲協主席張旭東,以及四川省文聯副主席、著名畫家李兵,青年評書表演藝術家袁國虎等也紛紛獻上了自己的祝福與期許。他們期望未來能有更多傑出的青年演員在四川曲藝的舞台上大放異彩,「把諧劇藝術和散打評書發揚光大,讓曲藝舞台星光閃亮!」

部分圖據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