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向前|安慶懷寧:小藍莓結出百億 「科技果」

「露天藍莓剛開始採摘,我們大棚內的藍莓已經採摘兩個多月了。」近日,在安徽省懷寧縣安徽普波域治果業有限公司的智能溫室大棚內,總經理劉金龍一邊用手機查看基質酸堿度,一邊向記者介紹著藍莓「住進」大棚帶來的利好。

同以往露天種植不同,智能溫室藍莓大棚依託5G智慧農業雲平台,各類傳感器精準捕捉棚內溫度、濕度等數據,實時彙入雲端,為藍莓提供穩定的生長環境。

懷寧藍莓。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懷寧藍莓。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有了科技助力,產量比傳統種植方式翻一番。另外,由於上市早,價格也有了保障。」劉金龍笑言,未來幾年要把公司的露天基地全部轉為智能溫室大棚。

在懷寧,像劉金龍一樣開始嘗試智能溫室大棚的藍莓種植大戶還有很多。這一切,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推動。

「智能溫室大棚是藍莓產業未來的新引擎。我們正在積極推進試點工作。」懷寧縣藍莓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曹良元介紹,懷寧藍莓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自然稟賦,更離不開科技的助力。

為此,懷寧縣在2020年便與安徽農業大學開展合作,共建安農大皖西南綜合試驗站,把實驗室搭在「田間地頭」,賦能當地藍莓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良種就是藍莓產業的‘金鑰匙’!我們試驗站成立以來,完成100餘個品種篩選,最終培育出多個適合懷寧地理環境的優良品種。」安農大皖西南綜合試驗站站長徐支青介紹,除了在良種培育上發力,試驗站還在懷寧大力推廣數字智慧種植模式,助力當地藍莓產業轉型升級。

不止於品種培育和種植環節,懷寧藍莓的智慧「觸角」已延伸至深加工領域。科技「魔法」讓小小藍莓果變身藍莓酒、藍莓酵素、藍莓干、藍莓汁等,高附加值產品在全產業鏈綻放「莓」力!

2022年年底,在懷寧縣藍莓產業園安徽藍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國內首個「藍美1號」藍莓花色苷提取生產線正式投產,帶動安慶市3萬畝「藍美1號」優質藍莓種植及銷售。

「藍莓花色苷在食品、保健品、藥品等多個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安徽藍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俊介紹,滿產的話,生產線每年可以消耗近3萬噸藍莓鮮果,產值達7.2億元。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引導下,像安徽藍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樣從事藍莓深加工的優質企業,正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懷寧縣。

俯瞰懷寧縣三橋鎮藍莓種植基地。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俯瞰懷寧縣三橋鎮藍莓種植基地。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曹良元介紹,近些年,懷寧堅定不移打造藍莓全產業鏈,將藍莓與大健康產業深度融合,精心做好「農頭工尾」大文章,加速藍莓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等協調發展。

從「樹海」到「棚海」,從「論斤賣」到「論克賣」,懷寧藍莓正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目前,懷寧全縣種植藍莓9.5萬畝,2024年藍莓產業產值達85億元。小小藍莓果,已然成長為富農大產業。

「今年,藍莓種植面積將達到10萬畝、深加工能力達10萬噸、接待遊客100萬人次、年產值突破100億元。」談及懷寧藍莓的發展前景,曹良元信心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