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丨14.9億人次打卡!「博物館熱」持續升溫激揚文化自信力量
人民網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韋衍行)「博物館熱」持續升溫!5月18日,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禮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舉行。記者在開幕禮上獲悉,截至2024年底,我國備案博物館達7046家,實現每20萬人擁有一家博物館,免費開放率達91.46%,普惠、均等日益成為新時代博物館的顯著特徵。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如今,逛博物館已成為深受群眾喜愛的一種生活方式。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博物館舉辦陳列展覽4萬餘個、教育活動51萬餘場,接待觀眾14.9億人次。
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海南省博物館推出VR沉浸探索展——「遇見東坡,如軾生活」。展覽通過前沿VR技術複原蘇軾人生場景,以蘇軾個人生涯為故事主線,融合經典詩詞作品、國風寫意壯美山河、北桑治生活場景複原,為觀眾還原真實立體的蘇軾形象。
同日,西域都護府博物館在新疆輪台縣開館。館內目前陳利雲物展品共463件(套),包含陶器、青銅器、鐵器、骨器、文書、紡織品殘片、錢幣等,生動呈現先秦至明清時期西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的發展變化。
開放共享、協同發展是博物館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如今,博物館正以新面貌、新氣象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為美好生活增色添彩。
5月18日,為期一個月的「地鐵遇見博物館 雁塔文物會說話」主題展覽活動在西安啟動。九座博物館攜百餘件珍貴藏品走進西安地鐵七座車站,將地鐵空間打造成可觸摸的「流動博物館」,為市民打造「觸手可及」的歷史文化體驗。
在上海市黃浦區,一輛塗裝「黃浦巡禮,時光印跡」的文博主題巴士引人注目。作為國際博物館日黃浦區推出的重點活動,主題巴士的車行線路串聯了區內十餘處特色文博場館,並配有金牌講師隨車講解。一趟巴士之旅,即可獲取黃浦區內半數博物館資訊。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博物館熱」體現著人民群眾日益旺盛的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期待未來博物館進一步盤活自身資源、講好文化故事,進一步拉近觀眾與博物館的距離,涵養更加深厚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