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愛心點亮孤獨星空

現任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智博特殊教育培訓中心理事長的趙燕,是一位孤獨症孩子的母親,但她創辦這所特殊教育學校的目的,卻不僅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而是十年如一日堅持為更多的殘疾兒童提供特殊教育和康復訓練。她的堅毅與善行,詮釋了母愛的偉大,照亮了殘障青少年的前行之路,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讚譽,讓無疆大愛在隴原上空恒久激盪。趙燕曾獲「十大新時代慈孝典範」「甘肅好人」「感動甘肅·隴人驕子」等榮譽稱號,榮登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她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新時代青年先鋒。
2007年,20歲的趙燕和丈夫歡喜地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一個孩子,但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趙燕發現孩子不怎麼說話,和父母之間沒什麼交流。直到孩子4歲時,趙燕等來了一個絕望的事實:孩子被確診為孤獨症。從此,趙燕帶著孩子踏上了漫長而辛酸的求醫之路。
「我一定要讓我的孩子有尊嚴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趙燕在心裡下定決心。2013年,趙燕打聽到蘭州有一所特殊教育學校,便帶著孩子去求學。在蘭州的3年,經過專業的訓練和堅持,孩子的常規認知、語言、生活自理能力一點點得到了改進和提高,但省城相對高昂的費用讓趙燕的家庭逐漸難以為繼。為了繼續給孩子治病,同時為更多像自己孩子這樣的殘障青少年提供特殊教育和康復訓練,趙燕萌生了創辦一所特殊教育學校的想法。
2015年5月,回到家鄉的趙燕開始為學校的籌備忙碌起來。趙燕四處籌資、租賃場地、招聘培訓教師等,為了籌建學校,她關閉自家餐館,傾盡全家所有,貸款40餘萬元,義無反顧地投入到辦學中。2015年10月,趙燕一手創辦的民樂縣智博特殊教育學校終於開學了。她永遠忘不了開學第一天:10個孩子中,有的亂跑亂跳亂叫,有的大小便不能自理,還有的呆呆地縮在牆角。在趙燕和老師們的堅持下,經過為期3個月的訓練,有的孩子居然可以完整地背出《三字經》《弟子規》;有的孩子可以跟著音樂跳舞,甚至能夠在舞台上表演……辦學的成果讓趙燕無比欣慰。
隨著趙燕辦學的感人事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政府部門和社會愛心人士也紛紛伸出援手。
2018年2月,在民樂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培訓中心搬至民樂縣康復中心辦公大樓,還在縣委、縣政府的幫助下解決了房租、水電暖、教職工薪金等各項費用的開支,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2023年5月,智博的公益服務項目拓展到成年殘疾人托養照料,這些來自縣內各個農村的殘疾人終於有了溫暖的住處和整潔的衣服,有了準點的飯菜和系統的康復訓練,項目的實施達到了「托養一人、幸福一家、解放一群人」的效果。為了幫助殘疾人走向社會和適當就業,趙燕又多方協調,聯合政府相關部門單位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先後創辦了「七彩夢殘疾人手工工坊」「民樂縣憨兒洗車行」「憨兒愛心超市」等殘疾人就業基地,為殘疾人提供輔助性就業崗位,有效減輕了殘疾人家屬的負擔。
10年來,趙燕帶領她的智博團隊累計為全縣範圍內380餘名殘疾人進行康復教育,其中有37名孩子進入普通學校學習,35名青年殘疾人實現了就業,有效促進殘疾人融入社會發展、實現自身價值。團隊聯合社會愛心企業和縣青聯愛心人士開展殘疾人誌願服務關愛活動200餘場次,累計發放愛心物資價值400多萬元,用實際行動彰顯當代青年的大愛與擔當。趙燕的行為不僅是個人的善舉,更是甘肅深入開展「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的生動詮釋。她的故事激勵著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關愛特殊群體的行動中來,許多誌願者紛紛加入智博特殊教育培訓中心,與趙燕一起,用自己的愛心和行動,為這些特殊兒童撐起一片藍天。
責任編輯:李立紅,惠瀅,陳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