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精靈、大力水手、小熊維尼……這場展覽帶你重返手繪動畫時代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泛著歲月光澤的《藍精靈》賽璐珞片上,手工上色的漸變層次清晰可辨;《小熊維尼》原畫手稿中,鉛筆線條的力道與修改痕跡訴說著創作過程的溫度……
5月19日,「1980s-2000s中國動畫加工片賽璐珞及手稿展」在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影視與動畫學院啟幕。展覽聚焦中國動畫產業黃金年代的國際合作成果,《藍精靈》《大力水手》《小熊維尼》等經典動畫的珍貴賽璐珞片、原畫手稿等展品,帶領觀眾重返手繪動畫的匠心時代。

「這些展品不僅是中國動畫人參與全球產業鏈的歷史見證,更是傳統手繪技藝的活態檔案。它們承載著動畫黃金時代的工匠精神,對當代數字藝術教育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學術副院長郭道榮表示,「在數字技術席捲全球的今天,我們重拾這些‘老物件’,既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對傳統手繪技藝生命力的堅定信心。」

國際動畫協會(ASIFA)副主席李中秋認為:「上世紀80至90年代,中國動畫師以精湛技藝為全球觀眾創造了無數經典畫面。這些展品不僅是藝術瑰寶,更是東西方文化協作的里程碑。」

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黨委書記周小驥也表示:「這些展架上沉睡的賽璐珞片與手稿,不僅承載著幾代觀眾的童年記憶,更鐫刻著中國動畫師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希望每一位走進展廳的觀眾,都能從這些斑駁的賽璐珞片中,觸摸到動畫藝術的初心與熱忱。

當天,該校影視與動畫學院黨委書記苟強詩、院長張娟、副院長李茂華,西南民族大學動畫系系主任周舟,以及動畫行業專家、骨幹老師等也出席了開幕禮。據悉,此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5月26日。
圖據主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