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 IPAF 培訓研討會在杭舉辦,共謀不良資產處置新路徑

當前正處於全球經濟與金融格局深刻調整的關鍵時期,貿易摩擦頻發、全球產業鏈重塑、債務風險持續上升等多重不確定因素交織演化,作為全球重要製造業基地和增長引擎的亞洲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可能進一步推高不良貸款率,加劇銀行體系風險。鑒於亞洲各國金融發展水平不一,深化能力建設與區域合作是提升整體韌性的必由之路,也是擺在不良資產管理行業面前的緊迫課題。

5月13日至14日,由亞洲開發銀行(ADB)、浙江省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ZIB)和浙江省浙商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ZSAMC)聯合主辦的第九屆國際公共資產管理公司協會(IPAF)培訓研討會在杭州舉辦。此次研討會彙聚來自亞洲開發銀行、亞洲部分地區央行和財政部、IPAF成員單位、國內外金融機構等超三十家機構,覆蓋亞洲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的百餘名嘉賓,共探不良資產管理的解決方案與未來趨勢,進一步推動區域合作,助力區域金融穩定,構築更為牢固的經濟安全網。

中國不良資產管理行業

發展潛力巨大

2024年,中國堅持高質量發展為核心,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防範和化解了重大金融風險。作為金融體系風險處置的「穩定器」和存量資產優化的「助推器」,不良資產管理行業在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承擔了更重要的使命,也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與挑戰。

從不良資產管理行業運行情況來說,中國不良資產市場呈現出「總量微調、結構分化、模式突破」的鮮明特徵。一方面,受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部分區域債務壓力顯性化及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提速的影響,不良資產供給規模持續增長;另一方面,五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瘦身強體,著力回歸主業發展,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專業化能力提升,民營及外資機構在市場競爭中展現出自身的獨特能力,市場競爭格局向差異化、精細化方向演進。

根據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發佈的數據,2024年不良貸款轉讓市場表現強勁,全年不良貸款轉讓額超過兩千億元,較2023年增長了八成。全年共計成交573個資產包,與2023年相比,實現了46.9%的同比漲幅;業務規模(以未償本息額計算)總計達到1583.5億元,同比漲幅更是高達64.0%。無論是資產包的成交數量還是成交金額,2024年均大幅超越2023年,市場整體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凸顯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浙商資產消費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崔若淇在研討會上表示,預計2025年底,個貸不良轉讓業務規模將會達到3300億元,呈現千億級增長。從購買角度看,價格也有所變化,開展第二批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後呈現量增價減的趨勢,折扣率等也有相應變動,且消費貸佔比從2023年三季度的65%提升至如今的86%,超過了商業貸比例。

「如果想進入亞洲NPL(不良貸款)市場,可以從中國開始,因為其市場規模龐大,且已經構建了良好的市場和監管框架。」會上,Kota資本管理合夥人Chinang Kong認為,就目前來看,中國NPL市場及AMC機構整體表現良好,尤其是中國的資產處置效率和機制較為有效,這將有助於債務清收。

會上,浙商資產發佈的《2024中國不良資產行業報告及指數報告》預計,未來將延續近幾年的行業監管政策導向,資產管理行業繼續實行「嚴監管+聚焦主業」的政策基調,以引導資產管理公司回歸主業,並鼓勵其更好地發揮金融救助和逆週期調節功能。2025年我國不良資產管理行業的競爭格局變化不大,還是以五大AMC為主導,地方AMC、民營資產管理公司和其他非持牌機構並存的市場格局。

總體來看,中國不良資產管理行業競爭加劇,不同的行業參與者在各自的市場競爭,處置能力與資本實力將成為贏得競爭的兩大法寶,能力的價值將逐漸超越牌照價值。

共議不良貸款管理行業

健康發展策略

當前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金融風險持續累積,完善金融監管框架、提升機構治理效能、加強區域合作成為應對挑戰的關鍵路徑。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副首席代表周愛明在致辭中表示,IPAF始終致力於推動成員機構間知識共享與能力建設,截至目前已吸納來自8個國家的19家金融機構,未來將持續擴展合作網絡,推動跨區域經驗交流。

浙江省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秉學表示,越是面對環境變化和風險挑戰,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意義就越重要,也越要強化協同合作。期待繼續與各方攜手打造共享共贏的「生態圈」,共同為建設更加美好的區域經濟生態和亞洲金融生態貢獻智慧和力量。

當前,NPL處置已成為所有IPAF成員國面臨的共同挑戰。在為期兩天的研討會期間,各方代表聚集「跨境不良資產投資的實用策略」「歐洲不良資產市場發展的啟示」「全球視角下個貸不良資產市場的發展」「個貸不良資產管理的有效策略」等議題,進行了分享彙報。

Alpine Tremont董事總經理Gifford S. West指出,亞太地區不良貸款存量已突破8000億美元規模,形成製約銀行信貸投放和經濟動能釋放的實質性障礙。儘管尚未觸發系統性危機,但需警惕關稅政策波動對企業運營的傳導效應——若壓力持續傳導,區域性不良貸款規模或面臨2-3倍的爆髮式增長。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傳統處置模式因流程冗長、透明度不足等結構性缺陷,不僅導致銀行資本長期沉澱,更可能形成”風險處置消耗資源、資源短缺加劇風險”的負向循環,最終掣肘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

在介紹NPL處置措施方面,亞洲開發銀行金融部高級金融專家Sung Su Kim表示,一方面,強化監管安排,建立信用評級系統並密切跟蹤變化。另一方面,進行貸款重組,通過協商貸款條款使得還款成為可能,這對中小企業金融發展關鍵。同時,還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引入專業催收團隊並實施有效激勵措施。此外,加強監管透明度,及時準確披露NPL信息,更加有效地進行風險評估,增強金融體系韌性與穩健性。

關於NPL市場健康發展的建議,Point Hope Pte合夥人Guan Zhen Tan指出,一是建立NPL交易平台,便於交易並吸引大型投資者;二是鼓勵私營組織進入,能夠活躍市場;三是加強債權人權益立法,明確借方等相關方規則;四是減少外部因素干預,支持私營部門提供解決方案,同時加強非銀貸款執行。

「除了對NPL進行管理,還應關注其未來趨勢並做好規劃。」富睿瑪澤銀行解決方案業務合夥人兼集團主管Eric Cloutier指出,過往經驗表明,若無法提前預測新一撥 NPL 的上升趨勢,極有可能對經濟系統造成侵蝕,影響潛在的金融穩定性。因此,加強銀行內部的預警體系建設至關重要,要確保有合適的數據來為預警提供支撐,如此便能助力我們在更早階段對 NPL 進行防範與處置,這既是十分關鍵的環節,也是未來在 NPL 處置及交易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浙江省浙商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達表示,這次IPAF培訓研討會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觀點、新方案,進一步凝聚了各方智慧與共識。浙商資產這些年堅持「不良+投行,金融+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始終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堅持做大「朋友圈」「生態圈」。這次IPAF培訓研討會將成為一個嶄新的起點,推動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大程度的區域金融合作,讓維護亞洲金融安全與穩定的征程從杭州再出發。